埃切加賴·伊·埃伊薩吉雷,J.de

[拼音]:Che’ernixuefusiji

[英文]: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 (1828~1889)

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和思想家,俄國社會民主主義的先驅。1828年7月24日生於薩拉托夫一個牧師家庭,14歲進當地教會中學讀書。1846年考入彼得堡大學文史系,並與彼得堡的一個祕密革命組織“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建立了聯絡,確立了革命民主主義和唯物主義世界觀。1850年大學畢業後回鄉當中學教員。1853年在彼得堡參加由A.C.普希金創辦的《現代人》雜誌的編輯工作,不久便成了該雜誌的實際領導人。在準備和實行農奴制改革的年代裡,以《現代人》為主要陣地,和沙皇政府以及自由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他揭露農奴制改革的反動實質,主張把全部土地無償地分給農民。寫了《領地農民同情者致領地農民書》等革命傳單,號召農民進行武裝起義。1862年被捕,1864年被判到西伯利亞服苦役 7年,並長期流放在那裡。儘管受到種種折磨、凌辱和迫害,他始終堅持革命立場和信念,決不向沙皇請求赦免。1883年,亞歷山大三世准許他到阿斯特拉罕和妻兒團聚。1889年6月全家移居薩拉托夫,同年10月29日因腦溢血逝世。

車爾尼雪夫斯基是堅定的辯證唯物主義者,他對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作了無情的批判,認為俄國可以不經資本主義階段而通過“農民村社”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還指出,要使“農民村社”起到這種作用,必先以革命手段推翻沙皇統治和農奴制度。他的哲學和政治著作主要有《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係》(1855)、《對反對公社所有制的哲學偏見的批判》(1858)、《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1860)、《資本和勞動》(1860)以及《沒有收信人的信》(1862)等。主要文學著作《俄國文學果戈理時期概觀》(1856)、《怎麼辦?》(1863)、《序幕》(1877),都受到В.И.列寧的很高評價。此外,他在《現代人》上先後發表專文,介紹太平天國運動和評述李自成起義,譴責英、法等國對中國的侵略,並警告沙皇政府,不要干涉中國。死後出版全集。他的革命思想和戰鬥的一生對俄國的政治生活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