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統一關東之戰

[拼音]:dongjing

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對重要範疇。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動”與“靜”這兩個概念的含義,比通常物理學上所講的運動、靜止的含義要寬泛得多,複雜得多。如,變易、有欲、有為、剛健等都被納入“動”的範圍,而常則、無慾、無為、柔順等則被納入“靜”的範圍。因此,它被廣泛地用來解釋中國古代哲學各方面的問題,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宇宙論或本體論

在中國古代思想家中,一般都肯定天地萬物處於不斷運動變化之中,但一深入到動靜關係問題,看法就很不一致。先秦道家老子是較早從宇宙論方面來探討動靜關係的,他認為“靜為躁君”,靜為根本,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要求人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老子這裡所說的“靜”,主要含義不是一般意義的“靜止”,而是與有欲、有為相反的無為、無名、無慾,“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的自然狀態。這種思想在魏晉玄學家王弼那裡,有進一步的發展。他釋老子“歸根曰靜”時斷言:“凡有起於虛,動起於靜”(《老子》十六章注),並且進一步認為:“動復則靜,行復則止,事復則無事”,“凡動息則靜,靜非對動者也”。這是說,靜不僅是根本的,而且是絕對的。

比較多的思想家從動靜相互依存、包含或轉化等方面來探討其關係,最後才歸結為以動為主或以靜為主。《易傳·繫辭》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認為乾坤的動靜交替,產生了萬物。東晉著名佛教徒僧肇主張,“即動而求靜”,“必求靜於諸動”,“不釋動以求靜”。他通過動靜不離的說法,推論出所謂“動靜未始異,而惑者不同”,把動靜的差別完全歸結為主觀的妄覺,根本抹殺客觀世界的運動。他鼓吹“旋嵐偃獄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曆天而不周”的“物不遷論”。這種以靜為本的理論,是大乘空宗中道觀在動靜問題上的表現。以後,宋明理學家對動靜的依存、轉化關係有進一步的探討。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他看到了動靜之間互相依存、轉化的關係;還把動靜區分為太極之動靜與萬物之動靜兩種型別,認為前者是“動而無動,靜而無靜”,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後者是“動而無靜,靜而無動”。這種區別是不科學的。程頤提出“動靜無端,陰陽無始”,肯定動靜的相互轉化。但強調動的重要,他說:“先儒皆以靜為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程氏易傳》)。朱熹發揮了周敦頤和程頤的思想,他說:“動靜二字,相為對待,不能相無。……若不與動對,則不名為靜;不與靜對,則亦不名為動矣”(《朱文公文集·答胡廣仲》)。又說:“陰靜之中,自有陽之根;陽動之中,又有陰之根”(《朱子語類》卷九十四)。認為動靜“迴圈錯綜,不可以先後始終言”(同前)。他較明確地說明了動靜既互相對立又互相包含的辯證關係。朱熹還接受了周敦頤兩種動靜型別的區分,而且為了與其“理為主”、“理生氣”的本體論一致,最終還是推匯出靜者為主,動者為客,“靜即太極之體也,動即太極之用也”等以靜為根本的觀點。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動靜不離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動為根本的觀點。他說:“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廢然無動而靜,陰惡從生哉?一動一靜,闔闢之謂也。由闔而闢,由闢而闔,皆動也”(《思問錄·內篇》)。又說:“太虛者,本動者也,動以入動,不息不滯”。認為整個宇宙永遠運動著,沒有靜止之時。所謂靜,也只是“靜者靜動,非不動也”。他還認為動靜之間的關係是“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捨靜”。宇宙間只有動中之靜,沒有絕對的靜。王夫之對於動靜關係的認識,達到了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思想的最高水平。

人性論或修養論

《禮記·樂記》中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這是最早明確提出的性靜欲動說。同時,《樂記》進一步說到,由於“物之感人無窮”,“滅天理而窮人慾”,那就會做出“悖道”、“作亂”之事。基於這種觀點,主靜說在中國古代修養論中佔居了主要地位。老子雖沒有明確提出性靜欲動說,但他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主張人們復歸於樸,做到無為無慾;“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他以“清靜為天下正”。莊子要求人們做到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和“心齋”、“坐忘”等,使修養論上的主靜說達到了極端。至宋明理學,人性論、修養論中的主靜說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首先,周敦頤明確提出“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的主張,把“主靜”作為道德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面。程顥和程頤繼承周敦頤的思想,認為“性靜者可以為學”。但是,二程為了與佛道的虛靜劃一界線,因此以“居敬” 說來代替“主靜” 說。程頤說:“敬則自虛靜,不可把虛靜喚做敬”(《二程遺書》卷十五)。強調“敬” 不同於 “槁木”、“死灰”的虛靜,不是絕對的、消極的靜。朱熹又進一步發展了二程的思想。當他回答學生提出的“存養多用靜否”問題時,明確地說:“不必然”。他認為,“事物之來,若不順理而應,則雖塊然不交於物以求靜,心亦不能得靜”。其實,“動時也有靜,順理而應,則雖動亦靜也”。所以,他主張在修養上應當“動時也做工夫,靜時也做工夫”,“當動而動,當靜而靜,動靜不失其時,則其道光明矣”(《朱文公文集·答許順之》)。朱熹的這些論述比周敦頤進了一步。但在修養論方面朱熹仍然強調以靜為本。如說:“敬字工夫,通貫動靜,而必以靜為本”;“靜者養動之根,動者所以行其靜,動中有靜”等等。至明代,陳獻章仍宣揚主靜說;王守仁則進一步發揮動靜不離說,他認為,靜是心之體,動是心之用,既應存此體,也不應廢其用,“君子之學,無間於動靜”,應該“知得動靜合一”之理。他認為“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但他又說:“循理之謂靜,從欲之謂動。……故循理焉,雖酬酢萬變,皆靜也”。從存理滅欲的根本道德來講,他依然是主靜的。在修養論上,王廷相、王夫之等提出主動之說。王夫之認為,人性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習與性成”、“日生日成”的,性不能離情,理不能離欲。因此,“與其專言靜也,無寧言動”。“聖賢以體天知化,居德行仁,只在一動字上”。其後,顏元亦提倡修身以動為主。

認識論

古人以水為鏡,認為經驗告訴人們“水靜則明燭鬚眉”,人心靜也能明燭萬物。《莊子·天道》說:“水靜猶明,何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管子·心術上》認為“靜因之道”是認識主體與認識物件取得相符的主要方法。它說:“毋先物動,以觀其則,動則失位,靜乃自得”,“去欲則寡,寡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矣;獨則明,明則神矣”。荀子進一步發揮了《管子》的思想,把“靜”作為認識主體修養的重要方法之一。他說:“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又說:“人心譬如槃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鬚眉而察理矣”(《荀子·解蔽》)。因此,“將思道者靜則察”。在認識論中注重虛靜其心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失之片面則會陷入“絕物而始靜”、“離物求覺”的歧途。王廷相批評說:“近世學者之弊有二:一則徒為泛然講說,一則務為虛靜以守其心,皆不於實踐處用功,人事上體驗”(《王廷相哲學選集·與薛君採書》)。因此,王廷相、王夫之、顏元等均強調“行”、“踐履”等活動在認識上的重要性。

參考文章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學治療動靜脈畸形的適應症有哪些?神經與精神科動靜相宜壽百年保健養生巨大腦動靜脈畸形目前有何有效的治療方法?有何優點?神經與精神科何謂硬腦膜動靜脈瘻?試述其病因及發病機制。(五點)神經與精神科腦動靜脈畸形怎樣治療神經與精神科簡述與腦動靜脈畸形出血有關的因素。神經與精神科什麼叫腦動靜脈畸形?根據其體積大小如何分型?神經與精神科顱內動靜脈畸形會引起頭痛嗎?神經與精神科動靜有常造句素材淺談骨折治療中的動靜結合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