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伍德,R.G.

[拼音]:jundui yiyuan

[英文]:army hospital

為軍隊傷病員進行門診和住院治療的機構。是實施平時和戰時衛生勤務的主要力量。基本任務是運用醫療護理設施和醫藥技術手段救治傷病員,幫助和指導部隊的醫療預防工作,保障軍人健康,鞏固部隊戰鬥力。

簡史

在歐洲,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軍隊裡開始有了軍隊醫院的雛形。15~16世紀,西歐軍隊平時有常設醫院,戰時有移動醫院。中國戰國時期,據《墨子·號令篇》記載有:“傷甚者令歸治,病家善養,予醫給藥,賜酒日二升,肉二斤。”這是中國軍隊醫院雛形。2世紀中葉,東漢後期將領皇甫規攻羌,軍中發生流行病,臨時在菴廬中隔離治療傳染病患者,這是中國軍隊早期的傳染病醫院。元代曾為出征回程的傷病軍人設立類似兵站醫院的“安樂堂”。清代末年設立“隨營醫院”和“前敵行營醫院”,近似後來的野戰醫院。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平時設有陸軍醫院,戰時設有野戰醫院、兵站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28年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第一所紅軍醫院。隨著革命戰爭的發展建立起更多的醫院,1932年以後逐步分為野戰醫院、兵站醫院和後方醫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擴建和新建了大量的軍隊醫院,多數野戰醫院發展成為平時常設的綜合性醫院。

醫院分類

軍隊醫院,平時和戰時有所不同。平時的軍隊醫院由門診部、住院部和其他保障部門組成,主要擔負醫療、教學和科研任務,經常做好平時轉入戰時的準備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醫院,根據任務和規模分為駐軍醫院、中心醫院、總醫院等型別。不同型別和不同規模的醫院,醫療科室的設定有所區別,有些醫院除設有各種西醫科室外,還設有中醫科室,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醫傷治病。

戰時的軍隊醫院由平時的軍隊醫院和地方醫院臨時擴建或改編而成,通常根據任務、裝置和配置位置分為野戰醫院和後方醫院。野戰醫院組織精幹,裝備輕便,具有較強的機動能力,可在各種複雜條件下獨立執行救治任務。主要有綜合性野戰醫院、野戰外科醫院、野戰內科醫院、野戰傳染病醫院和輕傷病醫院等,主要配置在戰役後方,有時也用於加強師醫療力量。後方醫院是具有各種專科裝置、優良技術和較大收治能力的固定性大型醫院,主要接收從野戰醫院轉送下來的傷病員,進行專科治療和最終治療。其主要型別有後方傷病員分類醫院、後方治療醫院、康復醫院等,通常配置在戰略後方。

發展趨勢

根據現代戰爭的特點和要求,許多國家的軍隊醫院採取精簡機構、配備輕便醫療裝備等措施,增強戰時的機動能力。在救治技術上強調綜合治療與專科治療相結合,提高對各種新式武器傷害的救治能力,使軍隊醫院向現代化、戰鬥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