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蓮

[拼音]:Yangjiawan taoyong

[英文]:pottery l1/figure/s in Yangjiawan

中國西漢隨葬陶俑。楊家灣村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東約20公里。1965年在該地西漢文景時期高階將領墓葬的陪葬坑中出土了大批步、騎兵俑。10個陪葬土坑都是由地面向下挖南北長2.65~3米,東西寬約1米,深約1~2米的豎井,井下橫向挖1~2個土洞。各洞出土物數量、種類不盡相同。位於前邊的6個坑內排列騎馬俑,最大土洞東西近5米,南北寬約2米,每排10個,共10排;或每排11個,共11排。馬有大小兩種,俑則大小相同。大騎馬俑通高68釐米,小的50釐米。馬的毛色有黑、紅、紫、白4種,身上彩繪鞍韉及轡頭等。騎馬俑著紅、白、綠、紫等彩繪服飾,有的披黑色鎧甲。馬的姿態生動,有的靜立,有的昂首嘶鳴。騎馬俑作握韁和舉兵器狀。其塑制方法為模製與捏塑、彩繪結合。騎馬俑及馬尾是分作的,可隨意裝置。6個坑出土騎馬俑583件。另 4個坑埋置武士俑和舞樂俑兩類立俑。大的高48.5釐米,小的高44.5釐米。一般右手半舉握空拳,可能原握持兵器或盾牌,有的拳中尚殘存鐵棍,左手握拳下垂。多數為武士,其他則作跳舞、奏樂、指揮等不同姿態。服飾有紅、黃、綠、白等色。武士俑身披各式黑色鎧甲,甲片及連綴情況描繪得真實具體。有的背上還有一方形小箭囊。頭部有的用頭巾包起,以帶結繫於頦下,有的頭後作圓髮髻。腰均繫帶,足穿草履或方口短腰鞋。4個坑出土步兵俑約1800多件,舞樂雜役俑100餘件。漢代重要將領死後,朝廷常給予隆重的禮遇,用軍陣送葬。這批俑群正是模擬送葬的軍陣,數量眾多,陣容嚴整,形成強大的總體氣勢。俑身上的彩繪儲存完好,可據以考知漢初的軍隊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