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麥爾·艾布·雷沙

[拼音]:Yalishiduode

[英文]: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臘哲學家、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

生平

出生於馬其頓斯塔吉羅斯城。公元前367年赴雅典,在柏拉圖學園求學,後來兼任講學職務。柏拉圖死後,離開學園到小亞細亞阿索斯城從事學術研究。公元前342年,應馬其頓王腓力邀請作王子亞歷山大的教師,講授政治學、荷馬史詩和悲劇。 公元前335年重赴雅典,創辦呂克翁學院。講學期間,與人合編《戲劇錄》。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雅典掀起反馬其頓運動,亞里士多德被控有不敬神的罪名,翌年在受審之前逃往優卑亞島,同年死在島上。

悲劇論

亞里士多德的文藝理論著作,傳世的有《修辭學》和《詩學》。《詩學》現存1卷,主要討論悲劇和史詩。據說尚有第2卷,可能論及喜劇和戲劇的功用。亞里士多德是第一個用科學方法闡明美學概念、研究文藝問題的人。當時古希臘文學已經歷過黃金時期,亞里士多德根據已發展的科學和哲學理論,對希臘文學的實踐和成就加以分析和總結,提出一套系統的美學理論。《詩學》一開始就指出,各種藝術所模仿的物件不同(好人或壞人),所採用的媒介不同(顏色、形態、聲音、節奏、語言或音調),所採用的方式不同(敘述方式或表演方式),於是各種藝術之間就有了差別,例如史詩不同於悲劇。

亞里士多德認為,史詩、悲劇、喜劇、音樂等的創作過程都是“模仿”。“藝術模仿自然”。他所說的“模仿”,不是“臨摹”,而是“再現”和“創造”。他認為詩人應創造合乎必然律或或然律的可能發生的情節,通過個別以反映現實中普遍的、本質的東西。所以藝術比普通的現實更高,詩比歷史更高。這種模仿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和普遍規律,因此可以幫助人認識客觀現實。這個看法為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奠定了基礎,這是亞里士多德對美學思想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

亞里士多德給悲劇下了一個著名的定義:“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卡塔西斯具有“淨化”、“宣洩”、“求平衡”等含義。亞里士多德分析出悲劇的6個組成部分,即“情節”、“性格”、“言詞”、“思想”(實指使人物說出當時當地所可說所宜說的話的能力)、“形象”(指面具、服裝造成的扮相)與“歌曲”,並強調說:“六個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節,即事件的安排,因為悲劇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動、生活、幸福,幸福與不幸繫於行動。”亞里士多德針對柏拉圖的哲學和美學思想,就文藝與現實的關係問題作了深刻的論述。柏拉圖否定物質世界的真實性,否定文藝作品的真實性。亞里士多德則認為一般只能存在於個別之中,脫離個別並先於個別而存在的一般是不可能有的,唯有物質世界才是真實的,藝術作品所模仿的是人的行動與生活,它所反映的是現實世界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肯定了藝術作品的真實性,肯定了藝術的認識作用。這個看法也是亞里士多德對美學思想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其中包含著塑造典型的萌芽思想。

亞里士多德在談論情節的時候,從生物學中借來有機整體的概念。他說:“悲劇是對於一個完整而具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情節既然是行動的模仿,它所模仿的就只限於一個完整的行動,裡面的事件要有緊密的組織。”亞里士多德特別強調情節的有機整體的概念,這個概念成為後來的“三一律”中的情節單一律的根據。至於時間單一律(劇中情節所佔的時間限於一天)和地點單一律(劇中情節發生在同一個地點上),則是對《詩學》的曲解。亞里士多德認為,“發現”(指人物被發現)和“突轉”(指情節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轉變)必須由情節中產生出來,成為前事必然的或或然的結果。他還認為,佈局中的“解”應由佈局中安排下來。

亞里士多德還認為,藝術可以使事物比原來的更美,人物須理想化,應當按照人該當有的樣子來描寫。

亞里士多德認為,在悲劇的6個成分中,“性格”佔第二位,悲劇中沒有行動,則不成為悲劇,但沒有“性格”,仍然不失為悲劇。

《詩學》論喜劇的部分已失傳。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和喜劇有差別:喜劇總是模仿比我們今天的人壞的人,悲劇總是模仿比我們今天的人好的人。然而“壞”不是指一切惡而言,而是指醜而言,其中一種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種錯誤或醜陋,不致引起痛苦或傷害。

由於《詩學》在古代長期被埋沒,對古希臘晚期和羅馬時期的文學和藝術理論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對西方近代文學和文藝理論的影響開始於15世紀。16世紀的義大利學者對這部著作很感興趣,當時的作家按照《詩學》中的規則寫悲劇。17、18世紀法國和英國的劇作家受其影響較深,但卻長期被誤解和歪曲,直到19世紀才大致恢復了它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