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菲利波,E.

[拼音]:Maqiao yizhi

中國長江下游以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位於上海市上海縣馬橋鎮東。面積約5000平方米。1960、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兩次發掘。由此充實了良渚文化的內涵,進一步揭示了太湖地區青銅時代早期印紋陶遺存的面貌,併為研究這一地區古文化的發展序列提供了依據。

在良渚文化層內發現居住遺蹟和墓葬。居住遺蹟僅存紅燒土硬麵和排列一圈略呈圓角長方形的小型柱洞。墓葬有10座,埋得很分散,均為仰身直肢葬,頭向大多朝東南。其中7座有隨葬器物,多的6件,少的僅1件。成人和幼兒葬法相同。出土的穿孔石鏟、石鐮、有段石錛等磨製較細。陶器造型精巧,較普遍地採用輪制,以泥質灰陶、黑陶為主。紋飾主要有弦紋、壓劃紋、針刺紋和鏤孔,偶見彩陶。丁字形足的鼎、柱足盉、淺盤高圈足豆、雙貫耳圈足壺(見彩圖)、帶蓋三貫耳簋、寬把杯等是代表性的器物。有的陶器的底部有繁簡不一的刻劃符號。

印紋陶遺存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大部分遺存的年代相當於商,發現有斜刃小銅刀和長條銅鑿,系澆鑄而成,含雜質多。石器有雙肩鋤、鐮、穿孔半月形刀、斜柄刀、犁形器、有段錛、穿孔翹刃鉞、雙翼帶鋌鏃等,器形多樣。陶器大都拍印紋飾,雲雷紋、魚鳥紋往往組成帶形,主要拍印在火候較低的泥質灰陶器上;葉脈紋、方格紋、籃紋、席紋、回紋、曲折紋等主要施於泥質紅褐陶,其中有的屬於硬陶;繩紋則用於夾砂紅陶。瓦足鼎、束腰實足甗、瘦袋足盉、凹底罐、禽形壺、高圈足豆、簋、尊、觶、觚等,是代表性的陶器。晚期屬春秋戰國時代。陶器有夾砂紅陶、泥質灰陶和印紋硬陶三種。印紋硬陶呈深褐色,硬度很高,吸水性小,以米字紋、方格紋、席紋等為主要紋飾。還有原始瓷,釉色為青灰或青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