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

[拼音]:Jinjun Yuxi

[英文]:Marching into Western Henan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一部,向河南省西部國民黨統治區進軍的戰略行動。

1947年7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謝富治遵照中共中央確定的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的戰略方針,為配合陝北解放軍擊破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協助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進軍大別山,率領第4、第9縱隊、第8縱隊第22旅(後歸第4縱隊建制)和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2個師(相當於旅)共8萬餘人,準備向河南省西部進軍。部隊經近月準備後,於8月22日夜和23日拂曉,在群眾大力支援下,採取偷渡與強渡相結合的戰術,從山西省垣曲至河南省濟源間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黃河防線,向隴海鐵路進擊。第4縱隊擊潰由洛陽北援之敵,以一部逼近洛陽近郊,一部攻佔新安、澠池。第38軍和第22旅擊潰陝州(今陝縣)出援之敵,攻克會興鎮、張茅鎮、觀音堂,炸燬會興鎮鐵路大橋,截斷國民黨軍陝、洛間的聯絡。第9縱隊渡河後向東南發展,阻止鄭州守軍西援。

國民黨軍為堵住已被開啟的缺口,從尾追劉鄧大軍的部隊中抽調整編第 3師和青年軍第206師、第41師各1個旅,連同洛陽守軍共8個旅,組成第5兵團,由李鐵軍指揮;以分佈在陝東和靈寶、陝州的新1旅、第135、第27、 第167旅及第165旅一部共4個半旅,組成陝東兵團,由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陝東指揮官謝甫三指揮。企圖從東、西兩面夾擊渡河的人民解放軍,恢復隴海鐵路交通。

陳、謝遵照中共中央軍委關於避強擊弱,力求打運動戰,以達到多殲敵人、迅速機動、廣佔敵佔區的指示,於9月2日開始,以主力向國民黨軍兵力空虛的豫陝邊挺進。至17日攻克盧氏、靈寶、閿鄉、陝州等城鎮,全殲新1旅、第135旅及第206師、第165、第167旅各一部和一些保安團,並以一部兵力逼近潼關;以一部向洛陽以南挺進,攻克了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洛寧等城鎮。蔣介石因潼關告急,親臨西安指揮,將大別山區及西北、晉南戰場之整編第65師、第28、第83旅以及第84、第167旅各一部,連同當地原有兵力共10個半旅調集在西安、潼關地區佈防。陳、謝遂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改變計劃,以一部在豫陝邊鉗制迷惑敵人,建立根據地,主力隱蔽向東疾進,於10月2日在鐵門殲滅國民黨軍第64旅大部,並爭取了半個月時間進行休整。

10月下旬,國民黨軍第5兵團在洛陽附近集中10個旅;另從西北戰場抽調8個旅進至潼關,由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裴昌會指揮,企圖夾擊陳謝集團。陳、謝乘國民黨軍集中於潼、洛兩地,豫西廣大地區兵力空虛,率主力發起伏牛山戰役:以第4縱隊第12旅和第38軍繼續在陝南展開,以第4縱隊(欠第12旅)為左縱隊,第9縱隊為右縱隊,向伏牛山東麓多路進擊。從10月31日~11月5日,連克臨汝、魯山、葉縣、南召等縣城,殲滅整編第15師師部和第64旅殘部及一些保安團。此時,國民黨軍已有15個旅從東西兩面向伏牛山地區對進,陳、謝採取“牽牛”戰術與敵周旋。 以2個旅偽裝主力,向西峽口挺進,攻克鎮平,圍攻內鄉,調動了整編第3師和第47師一部向西;以3個旅向洛陽東南地區展開,迫使第206師回守洛陽;以2個旅在方城、泌陽地區展開,迫敵第20師和第124旅東調平漢線。在此期間,第38軍開闢了商縣、雒南(今洛南)、商南地區;第12旅攻克山陽、鄖西、鎮安等城鎮。

至11月底,陳謝集團經三個多月的作戰,共殲國民黨軍5萬餘人,攻克縣城30餘座,在豫陝鄂邊界地區完成了戰略展開,成立了豫陝鄂軍區(後改為豫西軍區),初步建成了根據地,有力地配合了陝北解放軍轉入反攻和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地區實施戰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