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文摘

[拼音]:shehui fenceng

[英文]:social stratification

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人們區分為高低不同的等級序列。“分層”原為地質學家分析地質結構時使用的名詞,是指地質構造的不同層面。社會學家發現社會存在著不平等,人與人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也像地層構造那樣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級層次,因而借用地質學上的概念來分析社會結構,形成了“社會分層”這一社會學範疇。

社會不平等現象,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是以“等級”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羅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領主、陪臣、行會師傅、幫工、農奴,而且幾乎在每一個等級內部還有各種獨特的等級。到了19世紀,人們廣泛使用“階級”和“階層”概念來描述社會中人們的地位等級,這反映了時代的變化。由封建社會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逐漸形成兩大敵對的階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K.馬克思和F.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與階級鬥爭作出了獨特的分析,在理論上有著重大的貢獻。社會學家M.韋伯研究了馬克思的階級分層觀點,提出一套不同的多元社會分層理論。當代社會學者對社會分層進行了新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階級分層理論

在社會分層問題上,馬克思主義階級分層理論揭示了私有制下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對階級與階層作出了全面的闡述和深刻的分析。其要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階級的產生。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絡,是私有制社會的普遍現象。

(2)劃分階級的標準。劃分階級的標準是人們在生產關係中所處的地位,主要是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關係,以及由此決定他們在生產方式中所起的作用與領取社會財富的方式、數量等。

(3)階級的內部關係。階級內部成員具有共同的經濟地位與共同的利益,他們的行為表現一致性程度較高。階級有一個從自在到自為的發展過程。在階級鬥爭中,同一階級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階級意識;同時,階級內部成員之間越來越緊密地聯絡起來,採取共同行動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4)階級與階層。每一階級內部又分為若干階層。各個階層的利益、價值觀和政治傾向有所不同。在社會改革和社會革命的過程中,不同階層對革命的態度也不同。

(5)私有制社會中各階級之間的關係。階級存在是私有制社會中不平等的主要表現形式。在私有制社會中,由於各階級的地位與利益不同,存在著階級之間的經濟剝削與政治壓迫關係,階級鬥爭與階級衝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階級鬥爭與社會革命構成社會發展的動力。

(6)階級的消滅。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是社會歷史上最後的兩大對立階級。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消滅資產階級,剷除滋生階級與社會不平等的主要根源──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無產階級本身也將隨歷史的發展而消亡。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私有制的廢除、階級的消亡是根除社會不平等現象的前提條件。

西方社會學分層理論

西方社會學史上,最早提出社會分層理論的是德國社會學家韋伯。韋伯提出劃分社會層次結構的三重標準,即財富──經濟標準,威望──社會標準,權力──政治標準。韋伯認為,財富指社會成員在經濟市場中的生活機遇,這就是個人用其經濟收入來交換商品與勞務的能力,即把收入作為劃分社會階級、階層結構的經濟標準。社會標準指個人在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中所獲得的聲譽與尊敬。在西方分層理論中,常常按照這個標準把社會成員劃分成不同的社會身份群體。所謂社會身份群體是指那些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並能從他人那裡得到等量的身份尊敬的人所組成的群體。政治標準指權力。韋伯認為,權力就是“處於社會關係之中的行動者即使在遇到反對的情況下也能實現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權力不僅取決於個人或群體對於生產資料的所有關係,也取決於個人或群體在科層制度中的地位。以上三條標準既是互相聯絡的,又可以獨立作為劃分社會層次的標準。

此後,西方社會學家對社會分層的研究,大多繼承了韋伯的上述觀點,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各種分層模式和理論,歸納起來有:

(1)把社會劃分成幾個大的階級。由於劃分階級的標準不同,曾提出過許多的階級模式,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a.三個階級理論,即把人分成上等階級、中等階級與下等階級。b.林德的兩個階級模式。美國社會學家R.林德與H.林德在《中鎮》(1929)與《過渡的中鎮》(1937)等著作中提出了“企業家階級”與“工人階級”的模式。企業家階級由商業與工業管理者以及通常被稱之為專家的人組成。其他人則屬於工人階級。c.米爾斯的階級模式。美國社會學家C.W.米爾斯在《權力精英》(1956)一書中,把工人分成白領與藍領兩個階級。白領是指從事腦力勞動的技術熟練的工人,其中包括管理者階層。藍領則是非熟練的體力勞動者。

(2)把社會成員劃分成若干個層次。20世紀4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W.L.沃納等人依據多重標準曾提出 6個層次的劃分方法。這實際上是把上、中、下三個階級各分兩層,即:a.上上層。由世世代代的富有者所組成,這些人既擁有大量的物質財富,又有上流社會特有的生活方式。b.下上層。他們雖然在財產上並不遜色於上上層,但他們還沒有具備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有人稱之為“暴發戶”。c.上中層。他們是一些成功的企業家和專業技術人員,居住的環境優美的郊區,有自己舒適的住宅。d.下中層。主要包括一些小店員、神職人員等。e.上下層。他們的收入並不比上中層和下中層的人少,但他們主要從事體力勞動。f.下下層。主要是指無固定收入者、失業者以及只能從事一些非熟練勞動的人。

(3)續譜排列。根據人們在職業分工、工資收入與身份聲望等方面的具體而細緻的差別,把社會成員劃分成連續排列的多個小層,即續譜。美國社會學家、結構功能主義的代表T.帕森斯主張以職業作為分層的標準。他認為,在美國社會中最重要的分層標準是職業,財富與聲望都依賴於職業。職業的等級是代表個人成就的,是社會對個人成就的一種認定與酬賞。酬賞分配製度就是社會分層的原因。結構功能主義的分層理論在美國長期佔統治地位,採取這一分層方法的社會學家通過社會調查,把美國 100多種職業按社會聲望的高低排出名次來。具有代表性的是1964年美國進行的職業評分,這次評定的職業上至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醫生,下到清道夫、擦鞋童,共87種,所得的分數最高為94分,最低只有34分,共列出40多個層次。

當代社會學對社會分層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社會學中對社會分層的研究,主要表現為對職業聲望的測量。此外,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出現了一個龐大的中間階級,即所謂管理者階層。這個階層沒有資本,以從事腦力勞動為生,在社會發展中日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研究的趣旨在於這個階層的定義和歸屬問題。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的變革,階級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有的社會主義國家曾提出在“社會主義發達階段”出現工人階級、農民階級與知識分子一體化趨勢的觀點。80年代以來,有些社會主義國家伴隨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分化現象。馬克思主義社會學者在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借鑑西方社會學分層理論中的合理成分,對社會分層作了新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