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赫,M.

[拼音]:Zhongguo gudai jindili sixiang

中國古代關於在農業生產中開發和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思想。盡地之力包括增加可耕地面積和提高土地單產兩方面含義。

充分利用土地

作到“地無遺利”,是中國古代在利用土地上的基本指導思想。戰國時期隨著“重本”論、“富國”論的提出,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思想家、政治家極為關心的問題。早在戰國初期,就有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隨後秦國商鞅提倡“廢井田、開阡陌”、“墾草”和“治萊”,其目的也在於“盡地力”。後世各代學者和農學家,莫不竭力倡導“盡地力”之說。

土地連種與提高單產

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思想指導下,中國從戰國時代開始,便採用土地連續利用,力求提高單產的方法。前漢時代,土地連種制已在華北地區定型,並且產生了輪作複種制,間作和混作也開始萌芽。由漢代至魏晉南北朝,輪作複種制有很大的發展。隋唐五代乃至宋元明清,不僅輪作複種制有了更大發展,而且間作套種制也廣泛發展起來,從而使土地連種制、輪作複種制和間作套種制密切結合,構成了一種相當完整的用地體系,而這種用地體系形成的過程,也就是中國古代盡地力思想不斷髮展的體現。

用地必須養地

積極養地,保證“地力常新”,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古代盡地力思想的重要內容。早在春秋戰國之際,人們就開始注意養地問題。《禮記·月令》總結了“季夏之月,利以殺草,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的經驗;《孟子》曾提及“百畝之糞”;《荀子》曾倡導“多糞肥田”之說;《周禮》中提出過“土化之法”,鄭注說是“化之使美”;《呂氏春秋·任地》提出了“息者欲勞,勞者欲息”的土地休閒以恢復地力的原則;西漢趙過倡行“代田法”,以二套更替的方式交替利用地面,使土地輪換休閒以恢復地力。《氾勝之書》注重以“糞澤”施田,稱區田“以糞氣為美”,“不耕旁地,庶盡地力”;西晉的郭義恭在《廣志》中總結了綠肥和水稻輪作複種的經驗並提倡綠肥美田、施肥改土的主張;及至宋代,“美田”和“肥田”之法進而發展為“地力常新”之說。陳旉《農書》說:“或謂土敝則草木不長,氣衰則生物不遂”,“斯語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時加新沃之土壤,以糞治之,則益精熟肥美,其力常壯矣,抑何敝何衰之有”。在“地力常新”的思想指導下,陳旉將輪作、耕作、施肥等措施的綜合運用作為“熟土壤而肥沃之”的基本方法。元代王楨的《農書》專闢糞壤篇,論述施肥改土的理論與技術。他說:“所有之田,歲歲種之,土敝氣衰,生物不遂,為農者必儲糞朽以糞之,則地力常新壯而收穫不減”。明清時代,人們更進一步認識到多施有機肥料是提高地力和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清代《知本提綱》指出,“地雖瘠薄,常加糞沃,皆可化為良田”,並總結說“產頻氣衰,生物之性不遂;糞沃肥滋,大地之力常新”。

地力人助

指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充分利用,以投入大量勞動為條件。這是中國古代盡地力思想的重要內容。《管子》早就指出“地非民不動”,認為土地潛力的開發最終要通過“民盡力”才能實現。《漢書·食貨志》論及李悝推行的辦法,也有“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應為三鬥)”,“不勤則損亦如之”的記載。《呂氏春秋·求人》指出“欲盡地利,至勞也”。東漢王充(公元27~約97)在《論衡》中說,“深耕細鋤,原加糞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此外,地力人助還意味著只有善於勞作、改善耕鋤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盡地之利。荀況說:“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益數盆,一歲而再獲之”(《荀子·富國》)。《齊民要術》認為善於耕作表現為因時、因地、因作物制宜,只有順應天時,估量地力,才有可能“用力少而得谷多”,如果“任情返道”,則只會“勞而無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