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蒺藜

[拼音]:Liji

戰國至秦漢間講禮文章的選集。儒家經典之一。相傳為西漢戴聖所編。戴聖字次君,樑郡(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九江太守,與叔父戴德一起學禮於後蒼,宣帝時為博士。

《禮記》多數篇章可能都是“七十子後學者所記”(《漢書·藝文志》)。孔子死後,門徒“七十子”散居各諸侯國,他們的學生又各傳其師說,所傳的講禮的文章流傳至漢已有一百數十篇,相當繁複,戴德選其85篇為《大戴禮記》(今殘),戴聖又選49篇為《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選入文章在長期授受的過程中,不免有所增益,所以其中夾雜著秦漢時的言論。

它主要是對禮制、禮意的記載和論述。其中涉及秦漢以前的社會組織、生活習俗、道德規範、文物制度等情況,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思想。這些都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

從散文藝術方面看,《禮記》中的議論文,如《禮運》、《樂記》等篇的部分章節,雍容大雅,氣勢沛然,結構嚴整。記敘文如《玉藻》、《坊記》等篇的部分章節,文筆凝練,言簡意賅。尤其是《檀弓》、《仲尼燕居》等篇中的敘事小品,寫得生動形象、意味雋永,都是較優秀的作品。如《檀弓》中的“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曾子寢疾”等章,以簡練的文字傳達出不同的生活場面和人物心理,情景宛然,筆法多變。“孔子過泰山側”章,形容苛政猛於虎,令人怵目驚心。“齊大飢”章只80餘字,卻把黔敖的倨傲、餓者不為所屈,寫得活靈活現,其中還有服飾、神態、語氣的描繪,接近於小說。“孔子蚤作”、“晉獻文子成室”等章,還嵌以詩歌、偶語、排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和感情色彩。《檀弓》的不少篇幅糅合著想象的成分,而非信史,這一點前人已多有揭示。可見七十子的後學,對於師說也作了文學性的加工。

《禮記》至唐代列為“九經”之一,宋代列於“十三經”中,為士子必讀之書,對後代思想、文學都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注本有: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今存宋紹熙三年(1192)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清朱彬有《禮記訓纂》,孫希旦有《禮記集解》。

參考文章

五禮記碑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禮記》的由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