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過程

[拼音]:Deguo dang’an shiye

[英文]:archival undertaking in Germany

公元 919年薩克森王朝的建立,標誌著德意志國家歷史的開端,但在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德意志基本上是諸侯割據或鬆散聯合的局面。帝國雖有全國性機關,但沒有統一的檔案庫房,國會和最高法院等都自行保管檔案;帝國本身的檔案長期沒有固定的保管地點,到哈布斯堡王朝時與奧地利的檔案合併,存維也納。帝國、國會和最高法院的檔案後多次散失,所餘已為數不多,長期分散在許多德國城市。各諸侯國自霍亨施陶芬王朝(1138~1254)時實行公文登記後,都逐步成立了各自的國家檔案館,保管有3類檔案:王朝檔案、國家檔案(主要是外交檔案)和內政檔案。前兩類檔案較受重視,按事由原則分類整理並編有目錄。

19世紀上半葉,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受法國檔案改革影響,各諸侯國檔案工作有較大進展,其中以普魯士、巴伐利亞和薩克森具有代表性。普魯士建立了省檔案館體系,1831年設立檔案管理局領導檔案館工作,並從1887年起出版多卷集《普魯士國家檔案館檔案》,1900年起出版定期刊物《普魯士檔案管理局公報》。普魯士還有兩個中央級檔案館:

(1)普魯士國家機密檔案館。該館16世紀末葉即已存在,因屬國家機密辦公廳而得名。1881年該館正式採用登記室原則(見來源原則)整理檔案。

(2)普魯士和勃蘭登堡王朝檔案館。巴伐利亞的檔案工作水平本來就高於其他諸侯國,19世紀後對部分重要檔案實行了集中化管理,建立了帝國檔案館和國家民族檔案館。1881年創刊的《檔案雜誌》流傳頗廣。薩克森於1832年在德累斯頓成立國家檔案館,集中了內政、外交和王朝檔案,以及地方檔案館的古老檔案。還形成了與國家檔案館相聯絡的省檔案館網。其他較大諸侯國如符滕堡、巴登、黑森等也都在國家檔案館集中了過去遺留下來的大部分檔案。但檔案的集中化管理只限於部分政府機關,私人,教會和城市檔案館等不受政府控制。這個時期,檔案文獻公佈工作得到廣泛開展,著名出版物有《德國曆史文獻》、《巴伐利亞文獻》等。

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國仍是由許多邦和自由市組成的聯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全國性的中央檔案館一直未能建立起來。20世紀初德國首先出現經濟檔案館,這是隨著壟斷企業的出現,為其提供管理情報而產生的。其中有克虜伯經濟檔案館(1905)、萊茵-威斯特伐利亞經濟檔案館(1906)、西南經濟檔案館(1906)、西門子經濟檔案館(1907)、漢堡世界經濟檔案館(1908)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為收集保管具有全德意義的檔案,尤其為保管和整理大戰期間形成的大量軍事檔案,於1920年在波茨坦成立全國性的帝國檔案館。該館後來也接收國會和中央機關的檔案。各邦的檔案事業也有所發展,但由於沒有全國性的檔案行政管理機構,各邦檔案館通過每年召開的檔案大會保持聯絡。到1933年前,德國檔案事業雖然一直處於分散狀態,以致各地檔案管理工作缺乏統一原則和領導,但其水平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仍是比較高的。如專業教育方面,1894年成立的馬爾堡檔案學院在歐洲佔有重要地位,培養了許多檔案專業人才;德國檔案學家對建立和發展檔案學理論,更是作出了突出貢獻。

1933年法西斯竊取政權後,其走卒進入檔案館,把檔案館變成希特勒國家機器的組成部分,從事種族屬性和政治“可靠性”的查詢,偽造歷史和煽動戰爭狂熱。1936年建立隸屬總參謀部的軍事檔案管理局,領導一個軍事檔案館網,包括中央軍事檔案館和設在波茨坦、慕尼黑、斯圖加特和德累斯頓的4個軍事檔案館;佔領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後,又把這些國家的軍事檔案館納入館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大肆掠奪和焚燬別國的檔案,僅羅森堡特遣支隊總部在巴伐利亞倉庫所存他國檔案和文物就達60列火車之多;在義大利則焚燬了大批義大利珍貴檔案,包括古代那不勒斯安茹王朝的5.4萬件羊皮檔案。 法西斯在戰敗前曾大規模銷燬檔案材料,以掩蓋其罪行。戰爭結束後,蘇、美、英、法搬走了幾乎全部德國檔案,後分別歸還給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但在歸還前大都拍了縮微副本並不加限制地提供利用。

聯邦德國的檔案事業

聯邦德國是在美、英的扶持下建立的,其檔案事業管理體制也仿效美、英,沒有全國統一的檔案行政管理機構,中央和地方檔案館亦無隸屬關係,各自為政。

中央級的國家檔案館是聯邦檔案館,1952年在科布倫茨建立,受聯邦政府內務部領導,負責接收和保管聯邦政府機關的檔案以及德國曆史檔案。該館從1972年起設立聯邦檔案中心,負責保管聯邦政府除國防部、外交部外中央各機關的全部檔案,經鑑定後每年約五分之一的案卷向聯邦檔案館移交永久儲存。1984年新的聯邦檔案館大樓落成,佔地面積38650平方米,庫房面積15000平方米,配有各種現代化裝置。聯邦級檔案館還有聯邦影片檔案館和外交部政治檔案館,後者所藏檔案主要供政府使用。

地方檔案館的設定各州有所不同,有的州設總檔案館並在州內一些城市設分館,有的州無分館但各城市有自己的檔案館。地方檔案館保管本地區的各種檔案,並設有參考圖書室收集專著、期刊及與該館館藏有關的書籍。除中央和地方國家檔案館外聯邦德國還有許多企業檔案館、教會檔案館、大學檔案館、政黨檔案館、經濟檔案館、文學檔案館、工會檔案館、私人銀行業全國聯合會檔案館等。

聯邦德國的檔案學校,除馬爾堡檔案學院外,還有慕尼黑的拜恩檔案學院,成立於1821年。兩校學習期限和入學條件大致相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檔案工作者協會成立於1946年12月,每年召開一次年會,交流情況和經驗。機關刊物為季刊《檔案員》,1947年創刊。

民主德國的檔案事業

戰爭期間法西斯曾把帝國檔案館的約5 萬捆檔案疏散到施塔斯富特和舍內貝克的兩個廢礦坑內,戰後落入蘇聯手中,1946年成立蘇軍佔領區中央檔案館,負責保管這批珍貴檔案。1949年蘇軍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仿效蘇聯對檔案工作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原則於1950年頒佈了第一部檔案法。

民主德國的檔案機構體系,是由中央和各級地方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和檔案館組成的。國家內務部下設國家檔案管理局,由部長或第一副部長直接領導。國家檔案管理局直接領導中央國家檔案館和檔案學校,直接指導中央機關和全國性企業的檔案館(室);通過各專區政府的檔案管理處領導專區的國家檔案館,指導專區機關、企業檔案館(室)和市、縣檔案館。機關刊物為雙月刊《檔案通報》,1951年創刊。

民主德國由中央和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組成檔案館網。中央國家檔案館下設 3個檔案部:第一歷史檔案部即原蘇軍佔領區中央檔案館,設在波茨坦,館藏以1867~1920年的檔案最為豐富;第二歷史檔案部設在梅澤堡,負責保管前普魯士國家機密檔案館的部分檔案 (另一部分保管在西柏林的檔案館內); 社會主義檔案部也在波茨坦,負責保管1945年以後產生的具有全國意義的檔案。

60年代中期以後,成立了一些中央主管機關檔案館和部門檔案館,如德國軍事檔案館、中央工藝設計檔案館、中央制鉀工業檔案館、中央動力技術檔案館、影片檔案館等。民主德國科學院擁有1700年以來的科學院官方檔案,以及與科學院活動有關的各種檔案材料;藝術科學院設有 4個檔案館:中央文學檔案館、德國戲劇史檔案館、中央音樂檔案館和中央美術檔案館。此外還有歌德與席勒檔案館,收藏有40多位著名文學家的手稿。

地方級的檔案館主要有魏瑪、邁寧根、魯道爾施塔特、德累斯頓、萊比錫、馬格德堡、波茨坦、什未林和格賴夫斯瓦爾德9個專區檔案館,既保管歷史檔案,也保管現行機關移交的檔案;還有阿爾滕堡、戈塔、格賴茨、鮑岑、弗賴貝格和奧拉寧鮑姆6個歷史檔案館,負責保管1945年以前或1952年以前的歷史檔案。

德國統一社會黨在馬列主義研究院設有黨中央檔案館,負責保管1946年以前德國共產黨和工人階級其他組織的檔案,以及1946年以後統一社會黨的檔案。

民主德國重視檔案專業教育。柏林洪堡大學哲學系歷史專業下附設檔案學院,負責培養高階檔案員,即正規檔案員;波茨坦檔案學校負責培養中級檔案員,即國家認可的檔案員。民主德國1965年出版的《褐皮書》,列舉了1800名納粹分子和戰犯的檔案材料,引人注意。

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都是國際檔案理事會會員,積極參加國際檔案活動。1990年10月3日兩德實現統一,從而開始了德國檔案事業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