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樂譜

[拼音]:xinlizhan

[英文]:psychological warfare

通過宣傳和其他活動從精神上瓦解敵方國家及其軍隊的一種手段。

歷史上曾有一些軍事家論證過精神因素和心理現象與軍事的關係,也注意在作戰中運用心理因素的問題,但心理戰作為一種專門的鬥爭手段被普遍重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方一些國家和軍隊對心理戰的研究和運用更加廣泛。他們建立專門的機構,研究心理戰的理論,蒐集心理戰的情報,制訂心理破壞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響的效能,研製並改進心理戰的技術器材等。20世紀50年代初,又相繼成立心理戰學校、心理戰中心、心理戰局和最高決策機構──心理戰委員會等。

許多國家都把心理戰作為總體作戰的一個環節,與軍事、政治、經濟、外交、情報、文化鬥爭緊密聯結,互動運用。其基本手段是宣傳。通過無線、有線廣播,散發宣傳品,郵寄心戰書信,開展策反活動,實施戰場喊話等,宣傳各該國家的社會制度和政治主張。有時,輔以發動謠言攻勢,進行挑撥離間,策劃暴動擾亂,從事破壞暗殺等,以動搖瓦解對方的民心士氣。其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它既可在作戰前線,又可在敵人後方展開,沒有固定的戰場;它不受時間限制,在戰爭爆發之前、進行之際及結束之後,都可持續不斷地實施;它不受部門和人員的制約,對敵方的各軍種、兵種、部門,對首腦人物、特殊分子、普通士兵及一般群眾均可應用。

心理戰是外軍用語。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瓦解敵軍工作,與外國軍隊的心理戰性質不同,它不採取資產階級慣用的造謠誣衊、欺騙行詐等手段,而是宣傳革命真理與戰爭的正義性,揭露對方的反動面貌,促使敵軍官兵覺醒。

參考文章

女子遭受性侵害怎樣進行心理戰術居家/裝修怎樣用“心理戰”避免傷害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