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擴

[拼音]:shanghai shi gangtie gongye

[英文]: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Shanghai

1890年,清政府為製造武器,在上海江南製造局先後建立 3噸和15噸平爐。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進口鋼鐵銳減,上海商人又集資開辦“和興化鐵廠”,先後建15噸和35噸化鐵爐各一座。1930~1937年間,上海資本家創辦了一批軋鋼廠,以廢舊材料軋製小型鋼材,供應上海需要量的80%。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佔用了和興等廠,並開辦“中華”、“興亞”、“亞細亞”鋼業公司;同時中國商人也創辦了一批中小軋鋼廠。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經濟部接管了日本人經營的三個鋼廠,並與180多家鐵商合資創辦了上海鋼鐵公司。到1948年底,上海共有33個鋼鐵廠、11個冷軋帶鋼廠、8個拉管廠,年產鋼3萬噸、鋼材7萬噸。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著手調入生鐵、焦炭等原材料,撥款增加鍊鋼開坯裝置,組織恢復和發展生產。1956年將上海的私營鋼鐵企業改組成公私合營企業。1958年又按產品分類進行了一次合併和改組。1965年又按照專業化和協作生產的原則進一步合併改組為21個單位。與此同時,針對上海鋼鐵生產的薄弱環節,先後在上海第一、第二、第三鋼鐵廠新建了兩座255立方米高爐、四座8噸側吹轉爐車間、三套630、650毫米開坯機以及熱軋無縫鋼管、中板、薄板、金屬製品等車間;新建了生產特殊鋼的上海第五鋼鐵廠、鋼管廠、矽鋼片廠和鐵合金廠等。此後,又新建了年產110萬噸鐵的江蘇梅山鍊鐵基地,上海第一鋼鐵廠的半連軋鋼板車間;並對很多車間進行了技術改造。

1982年上海市所屬鋼鐵工業有24個企業,還有一個與生產相配合的鋼鐵技術研究中心。較大的生產裝置包括:1060立方米高爐,100噸平爐,30噸氧氣頂吹轉爐,30噸電爐,750毫米軋機。1983年產鐵176.07萬噸,鋼489.11萬噸,鋼材423.50萬噸。它能夠生產供貨的鋼號有1219個,鋼材品種規格達2萬個。上海鋼鐵工業以品種多,技術精,質量高,經濟效益好著稱,是中國僅次於鞍山鋼鐵公司的第二大鋼材基地。(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