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識別技術

[拼音]:zhiwu zuzhi

[英文]:weave

機織物中經紗與緯紗相互交織的規律是織物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織物的外觀風格和內在質量。織物組織分為原組織、變化組織、聯合組織、複雜組織和提花組織等。織物組織通常用畫在方格紙上的圖來表示,畫成的圖稱織物組織圖(簡稱組織圖)(圖1)。組織圖的縱行表示經紗,從左向右依次排列;橫行表示緯紗,由下向上依次排列。方格紙上每一小格即表示經、緯紗的交織點。為了形象地表示織物形態,可在組織圖的左、右或下方畫出這一織物的縱、橫截面示意圖(圖2 )。

織物組織中凡經紗浮在緯紗之上的點稱經組織點或經浮點;凡緯紗浮在經紗之上的點稱緯組織點或緯浮點。1根經(緯)紗浮在1根或2、3……根緯(經)紗上的長度稱為浮長。

在組織圖中,一般將對應於織物中經浮點的格子內填上■、

等符號,對應於緯浮點的留為空白格子。經浮點多於緯浮點的組織稱經面組織;緯浮點多於經浮點的組織稱緯面組織;經、緯浮點相等的組織稱同面組織。

經、緯紗交織規律的迴圈稱組織迴圈(完全組織)。構成組織迴圈的經紗根數稱組織迴圈經紗數(完全經紗數);構成組織迴圈的緯紗根數稱組織迴圈緯紗數(完全緯紗數)。組織迴圈經紗數和緯紗數可以相等,也可不等。表述組織時一般畫一個組織迴圈即可。

織物組織中,兩相鄰經(緯)組織點的距離稱組織點的飛數,通常用紗線根數表示。沿經紗方向計算相鄰兩根經紗上相應緯(經)組織點的距離稱經向飛數(圖3 )。沿緯向計算相鄰兩根緯紗上相應經(緯)組織點的距離稱緯向飛數(圖4)。

原組織

織物組織中最簡單最基本的一類組織,其他的組織都是在原組織的基礎上變化、聯合、發展而成。原組織的特徵是:

(1)飛數是常數;

(2)每根經(緯)紗上只有一個經(緯)浮點,其他均為緯(經)浮點,即原組織的組織迴圈經紗數等於組織迴圈緯紗數。按組織迴圈紗線數與飛數的不同,原組織分為:平紋組織、斜紋組織和緞紋組織三類,簡稱三原組織。

變化組織

在原組織的基礎上變化而成,通常有改變組織點浮長、飛數、織紋方向等幾種,也可兼取幾種變化方式。按原組織的不同,變化組織相應地分為平紋變化、斜紋變化和緞紋變化三類組織。各種變化組織雖然形態各不相同,但仍具有對應原組織的某些基本特徵。

原組織和變化組織在設計應用中以分數表示,並以文字和符號說明。分子表示第一根經(緯)紗上的連續經浮點,分母表示第一根經(緯)紗上的連續緯浮點。書寫時分母位於分子的右下方,如咜經重平組織(圖5)。若組織迴圈中經(緯)紗上有若干個不等浮長的經、緯浮點,則各經浮點的連續數依次寫在分子上,各緯浮點連續數寫於分母上,但分子與分母必須依次間隔排列,如

變化方平組織(圖6)。斜紋組織按斜向分為右斜和左斜兩種。織紋自左下角向右上角傾斜的稱右斜紋,通常用“↗”或“Z”表示,如

↗複合斜紋組織(圖7)。織紋自右下角向左上角傾斜的稱左斜紋,通常用“↖”或“S”表示,如

↖複合斜紋組織(圖8 )。表示緞紋組織的分數,其分子表示原組織緞紋的組織迴圈紗線數,稱枚數;分母表示原組織緞紋的飛數,經面緞紋為經向飛數,緯面緞紋為緯向飛數。如5枚2飛經面緞紋可寫成

經面緞紋,見圖3。

聯合組織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原組織或變化組織按照一定的方式聯合而成的組織。有縐組織、凸條組織、模紗組織(或稱透孔組織)、蜂巢組織和網目組織等。這類組織的織物都具有特定的外觀效應。在織物及其組織中,形成一層組織結構功能的經(緯)紗或相互間不扭絞的經紗稱一系統的經(緯)紗。一系統經紗與一系統緯紗構成的組織稱簡單組織。三原組織、變化組織和聯合組織都屬於簡單組織。

複雜組織

經、緯紗中至少有一種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系統的紗線組成的組織。包括二重組織和多重組織、雙層和多層組織(包括管狀組織、雙幅織和多幅織組織、表裡換層和接結雙層組織等)、起絨組織(包括經起絨組織和緯起絨組織)、毛巾組織和紗羅組織等幾種。複雜組織的織物結構、織造和後加工都比較複雜。

提花組織

又稱大花紋組織。組織迴圈很大,花紋也較複雜,只能在提花機上織造。根據所用的花、地組織不同,提花組織可分簡單和複雜兩類。花、地組織使用簡單組織者,稱簡單提花組織;花、地組織使用複雜組織者,稱複雜提花組織。

各種組織的織物各有其外觀特徵和用途。同一用途的織物可以採用相同的組織,也可採用不同的組織。由於紗線的原料、結構(拈向、拈度、股數、花式線等)、經緯密度、經緯號數、色彩以及後整理加工方法等不同,即使採用相同的組織,所得織物外觀風格、手感效能也會千差萬別。其他引數相同,僅織物組織不同,織物的效能、外觀風格也會有顯著差別。因此設計者可充分利用織物組織以及其他各項引數不斷設計出各種受人喜愛的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