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壓力感測器

[拼音]:gaoneng tianwentai

[英文]:High Energy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美國非太陽觀測天文衛星的一個系列,英文縮寫是HEAO。從1977年8月到1979年9月共發射3顆。它們是70年代最大最重的空間觀測臺,主要任務是對脈衝星、黑洞、類星體等各種河外宇宙天體輻射源的X射線、γ射線和宇宙線進行高靈敏度和高解析度的探測和研究,重點是發現和觀測宇宙X射線源。衛星為6~8面柱體,長5.8~6.7米,直徑2.4~3米,重2.7~3.2噸,執行在高度450~550公里、傾角 22.8°~43.6°的近圓形軌道上,週期為93.5~94.5分鐘。這些衛星採用三軸穩定的姿態控制系統,由星跟蹤器、速率陀螺儀和反衝發動機組成(見航天器姿態控制)。衛星上有兩個磁帶記錄器,記錄速率為128千位元/秒,總存貯量為1.72兆位元。“高能天文臺”1號記錄到約1500個X射線源,其中大多數是遙遠的星系團,使 X射線天文的視野擴充套件到了河外天體。它取得了可能的黑洞(圓規座X-1)的資料;首次觀測證實矮新星天鵝座SS是一硬 X射線源;另外發現一個高能背景輻射,表明在星系間可能廣泛存在著熱氣體,其總質量可能比星系中的恆星總質量還大。“高能天文臺”2號又名“愛因斯坦”X射線天文臺,能指向所擬觀測的任何物件。其主要儀器是一臺200公斤重的大型掠射式X射線望遠鏡,它已拍攝到數千張X射線源的X射線像,包括一些快速的爆發過程。“高能天文臺”3號的任務主要是探測天體的γ射線和宇宙射線等高能輻射。通過 3顆衛星的探測,人們獲得了關於脈衝星、類星體、爆發星系和黑洞的有價值資料,並相對地確定了宇宙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