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處理系統

[拼音]:gongcheng kancha

[英文]: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研究和查明工程建設場地的地質地理環境特徵,及其與工程建設相關的綜合性應用科學。為了城市建設、工業和民用建築、鐵路、道路、近海港口、輸電及管線工程、水利與水工建築、採礦與地下等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及綜合治理,工程勘察通過對地形、地質及水文等要素的測繪、勘探、測試及綜合評定,提供可行性評價與建設所需的基礎資料。它是基本建設的首要環節。搞好工程勘察,特別是前期勘察,可以對建設場地做出詳細論證,保證工程的合理進行,促使工程取得最佳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

中國的工程勘察專業體系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專業。

工程地質勘察

研究各種對工程建設的經濟合理性有直接影響的岩土工程地質問題,如岩土滑移、活動斷裂、地震液化、地面侵蝕、岩溶塌陷及各種複雜地基土等,以及由於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地質問題(如地下采空塌陷、邊坡挖填失穩、地面沉降等),提出工程建設的方案和設計、施工所需的地質技術引數並對有關技術經濟指標作出評價(見工程地質勘察)。著名的工程地質學與土力學家K.泰爾扎吉早在40年代就倡導將工程地質與土力學結合為一體。70年代後,由於工程建設對勘察、設計、施工各環節在相互配合上的要求更高,國際上已形成了以工程地質學、土力學與巖體力學三門學科為基礎的岩土工程科學技術體制,顯著提高了傳統工程地質技術的深度與廣度。中國一些勘察單位已開始推行這種技術體制。工程地質學本身也隨著不同的研究物件,發展了一些新的學科,例如地震工程地質、海洋工程地質、環境工程地質等。

工程測量

研究工程建設場地的地形地貌特徵以及施工與安全使用的監測技術,為規劃設計、施工興建及運營管理各階段提供所需的基本圖件,測繪資料與測繪保障。工程測量包括城市建設測量(見城市地形測量、市政工程測量)、建築工程測量、鐵路和道路測量、隧道與地下工程測量,以及精密工程測量等,儘管技術內容和重點不一,但其基本原理與方法很多都是相同的。目前,各國工程控制測量已向優化設計,光機電相結合和資料處理方向發展,攝影測量向著數字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開拓發展了非地形攝影並用於古建築文物測繪、模型試驗、變形觀測及微觀測量等方面,擴大了工程測量技術的應用範圍。

水文地質勘察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天然資源之一,例如地下淡水是重要的生產生活給水水源;地下滷(鹽)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溫度較高和有特殊化學成分的地下水是一種可供旅遊和醫療應用的(見地下水資源評價)資源。而地下水位過淺或含鹽量過高時,則易造成某些環境公害,如土地的沼澤化、鹽鹼化和岸坡失穩等。在一些大型建設工程和城市建設中又常會遇到一些與地下水有關的工程問題,如防止水庫滲漏,保持邊坡穩定,防止地下水汙染,以及預防由於對地下水的不合理開採造成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坍陷問題等(見地下水合理開採、地下水人工補給)。因此,水文地質的理論研究和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提高與發展,就成為工程建設的重要一環。

中國水文地質勘察多采用“探採結合”的方式,從水文地質勘探、測試到開鑿成井,連成配套的程式(見水文地質鑽探),因此,鑽井工程在水文地質專業技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現代鑽井技術的發展,不僅反映在鑽探工程機械方面的重要革新,也反映在石油鑽探及成井等新工藝的引入。

工程水文

研究河流或其他水體的水文要素變化和分佈規律,預估未來徑流的情勢,為工程的規劃設計及施工管理提供水文依據。工程水文對於水利、鐵路、公路、隧道、橋樑、疏幹排水等工程建設,以及研究地下水資源的補給、排洩規律及其管理等尤為重要,是工程勘察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水文隨著自動化測驗裝置、遙感航測技術及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從觀測技術到理論分析、計算方法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對提高水文分析計算、水文預報、水文測驗及水文調查的精度,保證工程設計的合理與運營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工程地球物理勘探

現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用來為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服務,可加快勘察速度,減少投資,充實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所需的物理引數,使勘察效果更趨完善,是有廣闊前景的重要勘察手段。例如,利用這一先進的手段可探查隱蔽的地質構造和地層、含水層的空間分佈、取得岩土物理力學及動力學引數的原位測試資料等。近年來,除常用的電阻率法、淺層地震折射勘探及電測井外,淺層地震反射、橫波地震、工程測震及聲波、水聲、放射性、電磁波勘探和綜合測井以及空間遙感技術等均有所發展(見工程地球物理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