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體結構

[拼音]:zhongguo ranzhengshi

[英文]:history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in China

中國對紡織品進行染色和整理加工已有悠久的歷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已經知道染色。北京周口店山頂洞遺址,曾發現赤鐵礦(赭石)粉末和塗染成赤色的石珠、魚骨等裝飾品。新石器時代的塗彩更多。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酒器和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紅、白、黑、褐、橙等多種色彩。當時所用的顏料,大都是礦石研成的粉末。除粉狀赭石外,青海樂都柳灣墓地還發現硃砂。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發現彩繪和研磨礦石等工具。這些礦石的粉末,曾用於紡織品著色。

夏代至戰國期間,礦物顏料品種增多,植物染料也逐漸出現,染色和畫繪已用於生產多彩色織物。根據《周禮》記載,周代已設定掌染草、染人、畫、繪、鍾、筐、等專業機構,分工主管生產。這一事實證明染色工藝體系已經形成。

秦漢時期設有平準令,主管官營染色手工業中的練染生產。所用的顏料除多種礦物顏料外,出現了用化學方法人工煉製的紅色銀硃,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化學顏料。染料植物的種植面積和品種不斷擴大,植物染料的煉製到南北朝時已經完備,可供常年存貯使用。隋唐時期,在少府監下設有織染署,所屬的練染之作中已普遍使用植物染料,印花的纈類織物盛行,工藝也不斷創新。宋代由於纈帛用於軍需,官營練染機構進一步擴充,在少府監下建立文思院,內侍省設定造作所。明清除在南北兩京設立織染局外,在江南還設有靛藍所供應染料;同時還發展豬胰等物質精練布帛,這是中國利用生物酶的先驅。

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的染坊仍然處於手工業狀態。20世紀初,隨著國外印染機械和化學染料的發展,國內的練染業也逐漸使用進口的機械染整裝置,並廣泛應用化學染料和助劑。30年代後,開始自造部分染整裝置和染料。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內地染整業不能正常生產,上海地區的染整工業畸形發展。抗日戰爭結束後,當時的政府接管了日本在華的印染廠,作為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逐步把原中國紡織建設公司所屬各印染廠和許多私營印染廠改造成為國營企業,先後在全國各地新建和擴建了大批印染廠,並以科研、革新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不斷提高練漂、印染、整理工藝的技術水平。

練漂工藝技術

絲綢精練

中國最早的絲帛精練工藝,是《考工記》記載的周代氏漚練法。利用草木灰或蜃(即貝殼)灰液內所含碳酸鹽類的鹼性,對絲綢交替漚晒7晝夜,以達到脫膠精練的目的。湖南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楚國帛書等文物著色良好,說明戰國時期的絲綢精練效果已經比較完美。秦漢以來,根據西漢班婕妤的《搗練賦》所述,絲綢精練已進展到利用砧杵的機械作用和草木灰的化學作用相結合的搗練法,以提高生絲的脫膠效率,縮短工藝時間。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絲綢的均勻色光,可以說明當時精練工藝的水平。隨唐時期,官營練染作坊規模巨集大。《唐六典》記載:練染作坊有6類,其中“白作”就是專業的搗練作坊。張萱的《搗練圖》描寫了當時的情景。民間搗練也極為普遍。搗練在宋元時期又有發展,據元代王禎《農書》記述已改用臥杵(見圖),工人相對坐著搗練,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明代《多能鄙事》洗練篇記載,絲綢精練分為兩步進行:初練用草木灰湯,復練用豬胰湯或瓜蔞湯。這種用動物或植物內的生物酶使生絲脫膠,是當時絲綢精練中的一項創造。清代《蠶桑萃編》中記載了半練法,也就是部分脫膠,以使絲質保持必要的強度;在選擇練染用水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練染後的質量,更趨完美。(見彩圖)

20世紀初,由於國外化學原材料和棉紗、棉布絲光技術的發展,中國的絲綢精練也逐步改用平幅精練。1918年,採用近代技術的上海精練廠開辦;1926年,上海大昌精練染色公司(廠)投入生產。在這些工廠中,採用在練槽內加入純鹼和肥皂等精練劑液,由蒸汽升溫,平幅懸掛煮練,製品質熟而富有光澤,外觀優美。以後,近代的練染工廠逐步取代手工業生產。

麻製品練漂

麻製品的精練也是從草木灰、蜃灰和石灰等濃鹼液漚練逐漸發展為結合椎搗法。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出土的麻絮製品,可以說明當時漚練工藝的成就。宋元時期更發展了漂白法。元代王禎《農書》記述,採用反覆交替的半浸半晒法,既能去除雜質,並可借日光破壞色素,增加自然白度。宋代《格物麤談》還記載,溼態的葛布可用硫黃薰白。這種利用初生態氫的還原作用,是中國較早的化學漂白法。近代的麻製品練漂,仍用濃鹼液漚練,結合草地晒漂或露漂等方式,漚練劑有石灰或燒鹼等。

棉製品練漂

關於棉製品練漂歷史上未見專門記載,由後代的傳統工藝推斷其發展過程與絲綢精練基本相似。清代在江南地區,曾利用黃漿水(制面筋腳水)發酵液中的生物酶等作用,結合木杵搗練,使棉織物取得自然白度和柔軟手感等精練效果。20世紀以來,棉製品練漂逐漸由手工操作演進為用蒸汽的機械化精練,陸續建立燒毛、退漿、高壓煮練、絲光和漂白等工序,並採用純鹼、燒鹼和漂白粉等助劑。

印染工藝技術

顏料和染料

商周時期已利用彩色礦石研磨成粉狀顏料,塗染服飾。《周禮》等記載,周代已有赭石、硃砂、空青等顏料品種。硃砂的色光鮮豔,是當時的高貴色彩;植物染料稱為染草,有藍草、茜草、紫草和皁鬥等。春秋戰國時期,紡織品的色譜已基本齊全,紫色是齊國極為普遍的服用色彩,皁鬥是主要的黑色染料,後代沿用極廣。秦漢以來,色譜繼續擴充套件。由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紡織品所見,礦物顏料絹雲母和硫化鉛等已經應用。用化學方法煉製的銀硃、胡粉以及松煙制墨等手工業先後成熟,發展迅速。染料植物種植面積擴大,應用普遍。北魏《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已創造了製備染料的“殺紅花法”和“造靛法”,植物染料經提煉後可長期貯存使用。隋唐時期,紡織品的染色普遍採用植物染料。明清時期,中國所產的凍綠已聞名國外,被稱為中國綠。中國所產的礦物顏料和植物染料,可適用絲、麻、毛、棉等纖維,歷代相沿使用。自1902年化學染料輸入後,由於色光和堅牢度都有一定特性,逐漸為各染坊所採用。到1922年,山東濟南裕興化學顏料廠開辦,1934年上海大中染料廠和中孚染料廠也相繼建成,生產硫化染料,國產的化學合成染料從此逐漸供應市場。

染色

商周時期,紡織品的礦物顏料染色稱為石染,植物染料染色稱為草染。染色的工具,相傳有染缸和染棒。根據顏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別採用膠粘劑和媒染劑,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並用等染色工藝,到戰國時期,工藝體系已較完整。西漢以後,礦物顏料染色的織物已逐漸少見。從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染色絲織品看來,用梔子染成光澤鮮豔的金黃色,用茜草媒染色調和諧的深紅色,靛藍還原染色等技術均已成熟,還運用複色套染,獲得棕藏青和黑藏青等深暖色調。隋唐的官營染色業更為發達,《唐六典》記載,按青、絳、黃、白、皁、紫等色彩,專業分工生產。明代《多能鄙事》和《天工開物》記述,當時已應用同浴拼色工藝,依次以不同的染料或媒染劑浸染,以染得明暗色調。在靛藍還原染色方面,還利用鹼性濃淡和溫差,使還原後的色光各具特色。清代的染坊一部分已採用染灶、染釜,以適應升溫和加速工藝流程。有關染色的色譜和色名,由天然色彩的縱橫配合發展至數百種之多。

20世紀以來,中國開始建立機械染色工業。1912年,上海開辦啟明染織廠,生產各色絲光紗線;次年,上海達豐染織廠開工,機械練染裝置規模較大,其染整部的產品於1920年正式投入市場。此後,上海、無錫、天津等地的機械染整廠陸續誕生,大批量生產漂布和色布。

印花

商周時期,帝王貴族的花色服飾,是通過畫繪方式增加文彩,並以不同的花紋代表其社會地位的尊卑。《周禮·天官》中內司服所掌管的褘衣,就是畫繪並用的花色製品。畫繪的構成和工藝的複雜性,使產品難以複製,所以只能單件生產,到戰國時期,逐漸演變為型版印花製品。秦漢時期,型版印花技術繼續發展,由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絲綢印花紗可以看出,用顏料的直接印花製品已有相當水平。纈類花色製品也開始發展,根據新疆民豐縣漢墓出土的蠟染花布、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絞纈綢以及於田屋於來克出土的藍白花布等文物,說明在東漢時經蠟繪防染的蠟纈已較成熟。到東晉,紮結防染的絞纈綢已經大批生產。北朝時,藍白花布已經應用鏤空版防染。因此在南北朝時期,各種藍地白花的花色織物,已成為民間無分貴賤的常用服飾。隋唐是纈類服飾的最盛時期,製版工藝和印製技術逐步革新,製品花形複雜,套色繁多。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褐地綠白雙色印花絹等,是具有代表性的製品。唐代“開元禮”制度規定用特定夾纈,“置為行軍之號,又為衛士之衣”。宋初仍沿唐制,後即禁止民間服用纈帛和販賣纈版,阻礙了纈類技術的進展,到南宋時才解禁。蠟纈在西南兄弟民族地區也頗流行,但絞纈幾乎失傳,只有夾纈中的型版印花是一脈相承,並且還繼續發展了印金、描金、貼金等工藝。在福州南宋墓出土的紡織品中,在衣袍上普遍鑲有絢麗多采、金光閃爍的印花花邊製品。明清的型版製做更為精巧,維吾爾族還創制了印花木戳和木滾。《木棉譜》記載,清代型版印花工藝,已分為刷印花和刮印花兩種。20世紀初,手工印花已逐漸改用紙質或膠皮鏤空型版,灰印坊用灰漿防染法生產藍白印花產品,彩印坊應用水印法生產多彩色製品。1919年,中國機器印花廠在上海創辦,開始用機械裝置印花;1920年,上海印染公司(廠)成立,此後,大部分棉布印花製品,已由連續運轉的滾筒印花機大量生產。(見彩圖)

整理工藝技術

砑光整理

中國在漢代以前,已經對織物進行整理加工。其一是利用熨斗熨燙,使織物表面平挺而富有光澤;其二是利用石塊的光滑面,在織物上進行壓碾砑光。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戰國墓出土絲織品中的一部分絹類織物,表面均富有特殊光澤。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一塊灰色加工麻布,表面也富有光澤,都是經過砑光的製品。砑光古代稱為硟。砑光整理歷代沿行,明清時期,隨著棉織物的發展,使用廣泛。明代《天工開物》記載,可先漿後輾,使布面更加平整光潔,工藝操作也由輾而演進為踹。清代《木棉譜》記載,已採用重約四、五百至千斤的元寶型踹石,由染坊或布坊從事生產,名為踹布,加工後布面光潔,很適於風大沙多的西北地區作為衣料。自近代染整機械發展後,砑光整理工藝漸被淘汰。1925年以來,在天津等地區的染坊中,一部分已改用機器軋光;至1932年,上海光華公記軋光整理廠成立,採用裝置較為完美的滾筒軋光機,連續軋製色布或竹布等品種,製品外觀美好,光澤勻淨。

塗層整理

塗層是防護性的整理方法之一。由陝西長安縣西周墓出土文物可知,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已利用漆液在編織物上進行塗層。西漢以來,用漆液和荏油加工而成的漆布、漆紗和油緹帳等用品,均具有御雨蔽日的功效。《隋書》記載:“煬帝渡江遇雨,左右進油衣”,是歷史較早的關於防雨服裝的記載。宋元時期,寬幅的油繒已經生產。明清時期的塗層製品更為精緻,彩色的油綢、油絹以及用這些織物製成的油衣、油傘等品種,都是當時上等防雨用品,塗層技術近代應用普遍。

薯莨整理

薯莨又稱赭魁,塊莖含有紅色的兒茶酚類鞣質,遇鐵媒能生成黑色沉澱,古代曾利用薯莨的汁液,在織物上作特殊的一浴法染色整理。薯莨整理歷史悠久,由廣州大刀山的出土文物可知,中國遠在東晉時期已用薯莨整理麻織物。北宋曾用於染皮製靴。明代《廣東新語》記載:沿海漁民用以染整漁網,處理罾布。清代應用最為廣泛,除染整葛布作汗衫外,更發展到用於絲綢類織物,製品名為莨紗。染整後的紗羅織物,仍能保持組織孔隙,正面黑色,反面紅棕色,具有涼爽、耐汗、易洗、快乾等優點,很適於夏季或炎熱地區和水上作業人員使用。薯莨整理屬於手工藝技術,近代仍相沿使用。

參考書目

陳真:《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4輯,三聯書店,上海,1961。

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3卷,中華書局,上海,1962。

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紡織品的研究》,文物出版社,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