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

[拼音]:Lingqu

中國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運河,又稱興安運河、湘桂運河。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長33公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為統一嶺南,命監御史祿開鑿運渠,連通湘江和灕江,可使糧船由中原進入嶺南。運渠於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竣工,初名秦鑿渠,後因灕江上游為零水,又稱零渠。唐以後稱靈渠。

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和零水上游的始安水在興安縣城北相距最近處不到1.5公里,中間隔一小土嶺,名太史廟山,嶺寬300~500米,相對高度20~30米。靈渠工程就是劈開太史廟山,引湘入漓。但此處湘江水位低於始安水,所以工程選在興安縣城東南兩公里的分水村處建分水建築物鏵咀和大、小天平石堤,將海洋河水分為兩支,並從這裡開南渠通往灕江,開北渠歸入湘江,從而溝通湘、漓兩江。海洋河水約3/10進南渠,7/10入北渠。

南渠上段自鏵咀向北流經興安縣城,穿越太史廟山,再向西流與始安水匯合,全由人工開鑿,長約4.5公里,寬7~14米。匯始安水後,南渠沿零水河道流至溶江鎮附近匯入灕江。此段系利用原河道擴建而成,寬10~60米。南渠全長約30公里,落差29米。北渠自鏵咀向北流至洲子上村附近入湘江,長3公里多,落差10米左右,渠寬一般13~15米。鏵咀高約6米,寬約23米,由巨石砌成。大、小天平石堤分別長380米和120米,自鏵咀斜伸向下游兩側,將海洋河水匯入南、北渠。枯水期這個分水建築物攔截全部河水入渠,保證航行所需水量;洪水時則成為溢流埝,將南、北渠不能容納的水量洩回湘江故道。

靈渠天然比降大,不利航行。因此,在渠中水淺流急處設定陡門(現稱閘門),可隨船舶前進而順序啟閉,調整水位,使船隻逐級上行或下行通過渠道。據記載,唐代曾設陡門18座,後改為36座,北宋時一度減到10座,南宋又恢復到36座,清代為32座。靈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閘運河,也是最早的越嶺運河。

靈渠在歷史上對物資運輸起過重要作用,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還可行駛載重10噸左右的木船。但因渠道狹窄,而且彎多水淺,不能通行更大船舶。湘桂鐵路通車後,靈渠的運輸作用逐漸下降,1956年航運停止。靈渠現已改作灌溉用渠。

參考文章

靈渠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連線湘漓的靈渠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