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彈道與入軌

[拼音]:shuizha diaodu

[英文]:sluice operation

為分洩、引用、滯蓄江河天然徑流及調節水位或阻擋海水入侵,而對水閘進行的有計劃的管理運用。總的要求是在保證工程安全的條件下,合理地綜合利用水資源,按照規定的水利任務的主次合理分配水量;在防洪運用中,必須與上下游工程相配合;要儘量防止泥沙淤積,延長使用壽命。

控制運用指標

在水閘排程中用作控制條件的一系列特徵水位與流量,主要有:上游最高、最低水位,最大過閘流量及相應單寬流量,最大水位差,興利水位及興利引水流量等。允許雙向運用的水閘應有相應的上述指標。這些指標,應根據水閘設計中規定的相應特徵水位,考慮工程建設和安全情況、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現實要求、水文資料的變化等具體情況研究確定。

排程計劃

由水閘管理單位根據控制運用指標,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和有關方面的合理要求,參照歷史水文規律和工程運用經驗及當年水情預報等制定,內容包括:各時期的控制水位、流量及執行方式等。在實際排程過程中,應在計劃規定的範圍內運用,如因特殊情況需要在規定的上、下限指標範圍外運用時,須經過驗算及鑑定。

排程方式

為滿足既定的水利任務而制定的具體運用規則,它是水閘安全地、經濟地執行的關鍵。主要水閘的排程方式如下。

(1)分洪閘:一般以防洪保護區代表站或閘前的水位(或流量)作為控制條件。根據上游水情及分洪閘以下河道的安全洩量情況,適時開閘分洩超額洪水入分洪道或分洪區,並根據水情及防汛情況及時調整分洪流量,以充分利用河道洩洪能力及減少分洪損失。

(2)擋潮閘:主要考慮阻擋高潮入侵,以滿足排澇、防洪、灌溉、航運、防鹹蓄淡等方面的要求。例如,採取分季節分級控制河網水位、根據氣象水文預報提前排水和及時蓄水,使排澇與灌溉均得到較好滿足。控制河網水位時,要考慮航運的要求。要十分重視擋潮閘前淤積問題,充分利用潮水和汛前洩水衝淤。

(3)排水閘:一般要及時排除澇水,控制閘上水位不超過耕作要求的水位。汛期外河水位高漲時,及時關閘,防止倒灌,並利用外河水位短期回落時機開閘搶排澇水。在汛後,外河水位低於閘內水位時,即開閘排水,以使盡可能多的土地進行耕種。對於灌排兩用閘,當灌溉季節遇到乾旱年份應根據農田需要,適時開閘引水灌溉。大江大河上盛產魚苗河段的排水閘,運用中,要根據條件在魚苗旺發期引水“灌江納苗”,將魚苗送入閘內河道或湖泊。

(4)進水閘:應根據灌區或電站需水要求,考慮外河水位的變化,有計劃地引水。當灌溉進水閘與湖泊、水庫相連時,應抓住外河漲水時機及時開閘引水,使湖泊水庫儘快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