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極化

[拼音]:meiguo hangkong

[英文]:United States aviation

美國是航空發達的國家,軍用航空、民用航空、航空工業和科學研究都處於世界前列。

軍事航空

美國雖然最先發明瞭飛機,但美國軍方一開始並未覺察到飛機用於軍事的潛力,以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只有23架軍用飛機,居世界第10位。美國軍用航空的飛速發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僅 1944年一年美國就生產了95272架飛機。整個大戰期間(1940年8月~1945年8月),美國航空工業為美軍及其盟軍共提供了30萬架飛機。在現代世界上,美國是能夠獨立研製和裝備全部軍用飛機的少數國家之一。每年國防預算中約三分之一用於研製、採購和使用航空裝備。1983年,美國空、海、陸三軍現役和預備役航空器共有23708架,其中截擊機、空戰戰鬥機和攻擊機共6350架,直升機9839架。在軍用飛機方面,70年代以來,以高機動性為特點的F-15、F-16(圖1 )、F-14和F/A-18等新一代的戰鬥機相繼服役。下一代“先進戰術戰鬥機”將採用隱身技術、主動控制技術,具有超音速巡航、短距起落效能的戰鬥機正在研製之中。隨著戰略導彈的發展,轟炸機的發展速度減慢。1955年投入使用的B-52轟炸機經多次重大修改仍在使用,新研製的B-1B轟炸機計劃在1986年開始裝備部隊。

民用航空

美國航空運輸十分發達。1982年,在公共交通系統中,距離800公里以上的客流量的93%和全部城市間客流量的80%是由飛機負擔的。全國共有航空運輸公司近100家,定期航班空運總週轉量為471.5億噸公里,客運週轉量為4100億人公里,分別佔全世界總數的34.1%和35.8%。航空運輸在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速度方面也有很大提高。使用的有代表性的機型有波音747、波音767(圖2 )、L-1011、DC-10、MD-80等。美國是世界上通用航空最發達的國家。1980年底,共有通用飛機211045架,總飛行時間達4100多萬小時,持證飛行員總數達82.7萬人。1982年美國對公眾開放的和私人所有的各類機場共15161個,佔世界同類機場總數的45.7%。飛機在美國國民經濟各行業和私人體育運動、娛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全國有農業飛機8650架,約佔全世界農業用飛機總數的三分之一。

航空工業

美國的航空工業是在早年的自行車、摩托車和汽車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且與航天工業融合在一起,現已成為美國製造業中最大的部門。1981年,美國航空工業總共生產了11964架飛機,其中軍用飛機1048架,民用機10916架。總銷售額達635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2%,佔全國製造業總銷售額的3.2%。航空航天工業也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部門。例如,1981年美國航空航天工業外貿順差達131.34億美元。1980年,美國航空航天工業的職工總數有119萬,其中從事研究和設計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有8.82萬。飛機制造大企業有10多家,主要有通用動力公司、羅克韋爾國際公司、波音公司、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洛克希德公司、格魯門公司、諾斯洛普公司等。但主要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只有兩家: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大公司一般以設計、總裝為主,零部件分別由轉包商和成品供應商提供。

航空科學研究

美國航空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是由政府機構、軍隊研究機構、公司技術發展部門和大學等幾支力量結合起來進行的,任務各有側重。1965~1975年航空航天研究發展費用平均每年約50億美元,佔全國研究發展費用的30%左右。美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航空科研設施。至70年代末,各類風洞有149個、結構試驗裝置 75個、噴氣發動機試驗裝置129個、飛行模擬設施49個。8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新裝置有24×36米2風洞(由12×24米2風洞擴建)和國家跨音速設施(簡稱NTF,是世界上第一個2.5×2.5米2連續流低溫風洞)。此外,數字式氣動力模擬器等重要裝置也在建設之中。政府航空研究機構的代表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聯邦航空局也設有技術中心,從事改善與飛行安全有關的各項研究工作。美國三軍都有相當規模的航空科研機構。空軍有空軍系統司令部,海軍有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陸軍有陸軍航空研究和發展司令部。美國主要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科研、試驗機構,直接為開發本公司的產品服務。高等院校的航空系和研究所也是美國航空科研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合同委託的基礎上承擔基礎理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