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與極化論文

中國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與極化論文

  導語: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落實,也加大了旅遊產業的發展,以下“中國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與極化論文”,歡迎閱讀原文!

  1 中國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性分析

  本文針對1999-2010年中國旅遊非均衡發展進行分析,依據多個省份的旅遊狀態,從而分析旅遊空間發展的非均衡特性。

  1.1 全國及三大區域的旅遊空間發展非均衡分析

  根據統計分析,結合基尼係數的計算來看,全國以及三大區域的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性數值如下表1所示。根據圖表可知,相比與西部的地區來說,全國以及中東部地區在非均衡性方面都相應的在逐漸降低,也就是此地區的旅遊業發展差異正在縮小,但對於西部地區來說,非均衡性發展正在處於上升和下降相互交替變化的狀態,當中,基尼係數最小的地區則是中部地區,也就表明了中部地區在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性方面相對較低。

  其次,三大區域的空間分佈的基尼係數業正在逐漸下降,平均每年的增長率為-11.17%,而組內的基尼係數增長率也為-8.83%,也就說明了組間差異的變小是我國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性下降的關鍵因素,透過表1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國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的來源主要就是組間差異。而三大區域剩餘項的貢獻值正在進一步的提升,在2009年開始其就以超出了組間差異的貢獻值,也就說明了旅遊發展區域之間差異正在縮小,表明了極化現象有可能會出現減弱的現象。

  1.2 八大區域旅遊發展空間的非均衡分析

  八大區域的空間分佈總體的基尼係數分析如表2所示。

  總的來看,相比於北部沿海地區之外,其它地區的基尼係數在分佈上都比較接近於低水平,平均值會保持在0.1-0.2之間,表明了上述地區旅遊空間發展非均衡程度的整體水平相對較低。從表2我們不難看出,八大區域的組內和組間基尼係數都相對呈降低走勢,特別是組間基數最為明顯,組內和組間的基尼係數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是-3.91%和-4.99%,明顯看出組間要大於組內,看其二者的貢獻值也可以瞭解到組間差異是旅遊發展空間非均衡的主要來源,而組內對其的影響則相對較小。而剩餘項則在下降和上升間來回徘徊,也體現了八大區域間有著極化和聚合交替的狀態,總的來說,八大區域間的.狀態主要以聚合為主,而且有極化現象伴隨。

  2 我國旅遊發展空間極化程度的分析與研究

  2.1 三大區域旅遊發展空間的極化測度

  依據標準化常數和敏感性引數的定義來分析,其設定方式主要有兩種,因此這也為三類極化的取值規定了相應的範圍,要在0-1之間,把三類中的最小一組的取值當作標準組,取值大的一組當作參考組,為簡便分析,我們將標準組當作我國極化的分析依據,根據分析可知,三大區域的極化指數一度呈下滑狀態,僅從2010和1999年的對比來說,就下降了大部分,也說明了我國旅遊空間極化正在明顯下降,趨於均衡發展。

  2.2 八大區域旅遊發展空間的極化測度

  與標準組分析結果相聯絡,與八大區域的剩餘項的變化情況相結合,可以分析出八大區域的指數值在上升和下降之間來回徘徊,也就說明了其極化狀態在增強和減弱間轉換,整體來看趨於減弱狀態,主要體現是三類極化指數的下降,而其組間的基尼係數是-0.0114,也就表明其空間極化的下降狀態要低於組間非均衡。

  結束語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到,一方面雖然在近期研究過程中都比較支援我國旅遊發展非均衡性呈下降趨勢發展,也認可造成其非均衡發展的主導因素是組間差距,但都忽視了其餘項對非均衡性的影響。依據對基尼係數的測算我們可以瞭解到,不論是在全國還是在某些區域的內部,我國旅遊發展空間在整體上來講區域下降的狀態,也就是趨向於均衡性方面發展。而後是組間差異也正趨於縮小狀態,對與分組樣本基尼係數的分析,除了西南和東北地區,其它區域乃至全國都在向“俱樂部”收斂,也同樣的說明了我國旅遊的空間非均衡行正在逐漸下降。

  另一方面,本文在對空間極化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我國旅遊發展的三種空間極化指數的測算結果顯示,三大空間的極化程度正在呈減弱趨勢,但八大區域的極化程度卻在增強與減弱之間徘徊,另外,瞭解樣本近期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兩者在極化方面都趨於增強,但在整體上來看依然處於減弱狀態,主要就是因為組間差距與組內認同度所影響的。另外,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落實,也加大了旅遊產業的發展,使其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為了可以更好的管控好旅遊空間發展的均衡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注重對東北以及西南地區差異的縮小,只有緩解旅遊發展的極化現象,有針對性的予以支援和扶持,才可以使我國的旅遊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進一步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