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蔬菜貯藏

[拼音]:canjian

[英文]:silkworm cocoon

通常指桑蠶繭。桑蠶蛹期的囊形保護層,內含蛹體。保護層包括繭衣、繭層和蛹襯等部分。繭層可以繅絲,繭衣及繅制後的廢絲可作絲棉和絹紡原料。蛹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可用於製藥及提取蛹油,並可作魚和家畜的飼料。

形成和形態結構

熟蠶上蔟後,先吐絲做成鬆亂的繭衣;然後頭胸部開始有規則地擺動,吐出呈~形或∞字形的絲圈,積15~25個絲圈成1個絲片;經過不斷地更換位置,形成許多重疊的絲片,由絲膠粘著,構成絲縷間具有許多微小孔隙的繭層。繭層上的絲縷稱繭絲(見蠶絲)。由外及裡完成繭層後,蠶體顯著縮小,擺動緩慢,吐絲失去規律性,最後在繭層內腔形成鬆亂的極薄絲層,稱蛹襯,即完成吐絲結繭過程。蠶繭有橢圓形、橢圓束腰(花生)形、球形和紡錘形等不同形狀。蠶體不健康、蔟具結構不良或上蔟方法不當時,會發生有蔟具印痕的柴印繭、由 2條蠶共同結成一繭的雙宮繭以及黃斑繭、內印繭等畸形繭和次繭。繭有白、黃、淡紅、淡綠和肉紅等色,生產上大多用白繭。有色繭的色素,可經脫膠精練除去。繭層結構,主要決定於結繭時的環境:多溼時繭層緊硬,繭表皺紋粗大明顯;過干時繭層鬆軟,繭表皺紋少或不明顯。前者繅絲時繭絲易切斷,後者易使絲狀成畸形,影響絲質。

經濟性狀指標

蠶繭經濟性狀的優劣,主要通過下列指標衡量。

繭層率

指繭層重佔全繭重的百分比,是評定蠶繭等級的主要指標之一。繭層率愈高,絲量愈多。繭層率因品種而異,同品種雄繭的繭層率高於雌繭。現行蠶品種中,春蠶的繭層率為22~26%,夏秋繭為18~23%。

繭絲長和繭絲重

指一粒繭能繅得的繭絲長度和重量。現行蠶品種春繭的繭絲長為900~1500米,繭絲重為0.35~0.45克;夏秋繭繭絲長為700~1200米,繭絲重為0.22~0.37克。繭絲長較長的繭在解舒率相同的情況下,自然落緒(斷頭)少,有利於提高生絲的產量和質量。

解舒絲長和解舒率

均反映繅絲時繭絲從繭層離解的難易程度。解舒絲長是繅絲過程中繭絲每接頭(添緒)1次可連續繅取的平均絲長(米)。 解舒率是解舒絲長對繭絲長的百分比。解舒好則落緒少、出絲多、質量好;解舒差則落緒多、廢絲量增加、出絲率和生絲質量下降,繅絲時常因再次索緒而耗費能量,增加成本。解舒率因蠶品種和結繭時的環境條件而異。蠶在多溼、氣流緩慢條件下吐絲,絲膠的乾燥速度慢,膠著面大,分子凝集構造緊密,常導致解舒不良。

出絲率

指絲重佔繭重的百分比,或用繭層繅絲率表示,是繭質好壞的綜合指標。用鮮繭重量計算的稱鮮繭出絲率,用幹繭計算的稱幹繭出絲率。出絲率的高低,主要決定於上繭率、繭層率和解舒率等因素。鮮繭出絲率一般為14~16%,高的可達19~21%。繭層繅絲率是絲重佔繭層重的百分比,一般為75~85%。中國繅絲業習慣用繅折表示繭量與繅得絲量的重量比,如繅制100千克生絲,耗用290千克繭,即稱繅折為290千克。繅折用剝去繭衣的光繭量計算時稱光折,用不剝除繭衣的毛繭量計算時稱毛折。

繭絲纖度

表示繭絲粗細的程度。單位為旦尼爾(denier),簡寫作“旦”或“ D”,俗稱“分”或“條分”,即900米長的繭絲重0.1克時為1個旦尼爾〔1旦(D)=0.1111特克斯 (tex)=0.111112×10-6千克/米〕。旦尼爾數字越大,繭絲越粗。繭絲纖度因品種、飼養條件和吐絲時蔟室的溫度而有差異。同季節同品種的雌繭粗於雄繭,大繭粗於小繭,在適溫範圍內低溫時吐的絲粗於高溫時吐的絲。繭外層的絲一般比內層粗,但由外層到內層的繭絲纖度常有不規則的變化,粗細差距愈小絲質愈好。雜交種的繭絲平均纖度,一般春繭為2.8~3.3旦,夏秋繭2.0~2.7旦。

繭絲纇節

繭絲區域性呈現的畸形現象,大多因吐絲突然中斷或繅絲過程中繭絲∞字形膠著部未離解而造成。纇節多,會增加繅絲和織造過程中的斷頭,使織物表面發生毛茸,或染色不均,降低品質,吐絲期間保持蔟室通風乾燥,有利於防止或減少纇節。

繭層分離細纖維

又稱微茸,是絲膠中的細纖維,其染色效能差,影響織物品質,是繭絲病疵之一。除蠶品種因素外,常因過熟蠶上蔟或蔟具不良而造成。

蠶繭質量檢驗

已採收的蠶繭須根據蠶繭檢驗標準確定蠶繭等級,按級定價。繭質一般按下列價值標準衡量:

(1)絲量價值,主要指產絲量與鮮繭出絲率;

(2)解舒價值,包括解舒率、解舒絲長等與繅絲生產效率相關的性狀;

(3)絲質價值,包括繭絲纖度、粗細差距和繭絲病疵多少等直接關係生絲品位的性狀;

(4)群體價值,指同一批次蠶繭繭粒之間各種性狀的均勻程度及該批蠶繭的數量。這 4項價值綜合構成繅絲工業原料繭的商品價值。凡上繭率(可以繅絲的繭的百分率)高和具有解舒好、絲長長(1100米以上)、出絲率高等性狀的蠶繭,均屬優良原料繭。另外,繭色潔白、光澤正常、繭形勻整等性狀也是優質繭的重要標誌。

檢驗方法主要有:

(1)幹殼量檢驗法。剖取一定數量的樣繭殼,用紅外線烘稱儀測定無水乾殼重量,幹殼愈重,一般出絲率愈高,繭的等級和售價也愈高。分級時另以上繭率和色澤、勻淨度及內印率(蛹體出血或腐液汙染繭層的百分率)、殭蠶(蛹)率等專案作為升降繭級的補充因素。

(2)繅絲檢驗法。即通過抽樣繅絲的方法檢驗蠶繭的內在質量和出絲率,以彌補肉眼檢驗時的不足。檢驗時將樣繭按烘繭標準工藝烘乾後及時繅絲,根據絲長和解舒率的得分總數確定繭級,再按出絲率確定繭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