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麥栽培史

[拼音]:sheta

[英文]:tongue sole

硬骨魚綱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舌鰨科(Cynoglossidae) 魚類的統稱。為淺海經濟價值不大的中、小型魚類。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近海,有些種類可上溯江河,進入內陸水域。中國常見種類有短吻舌鰨 (Cynoglossus abbreviatus)、焦氏舌鰨(C. joyneri)、寬體舌鰨(C.robustus、半滑舌鰨(C.semilaevis)(見圖)等。

形態

體延長,甚側扁,呈舌狀。成魚兩眼均位於頭的左側。吻突出,吻端圓鈍。口小、下位。下頜常為吻部的鉤狀突所包圍。無眼側上下頜牙細小,絨毛狀,形成一牙帶。眼小,上眼不接近頭背緣。前鰓蓋的邊緣不遊離。背鰭和臀鰭完全與尾鰭相連。無胸鰭,腹鰭只見於有眼側。鱗細小,多為櫛鱗。僅半滑舌鰨和寬體舌鰨中少數種的有眼側為櫛鱗,無眼側為圓鱗。其餘各種的兩側都為櫛鱗。有眼側常具2~3條側線,無眼側具1~2 條側線,或無側線。

生物學特性

舌鰨棲息於淺海底層泥沙底質海區,攝食甲殼類、魚類和軟體動物等。體長通常不超過 300毫米,體重50~200克。繁殖期為3~10月,因種類而異,自南而北依次延遲。在海灣河口附近產卵。性成熟年齡大多為2齡。卵球形,浮性,各個分離,表面光滑,具多油球。卵黃較粗,但不呈顆粒狀。前期仔魚階段兩眼對稱,在發育過程中發生變態。自後期仔魚階段開始,右側眼逐步轉移到左側,最後完成眼的位移。半滑舌鰨的卵徑為1.00~1.24毫米,卵膜薄,油球小而多,一般為24~45個,多者達60餘個。焦氏舌鰨的卵徑較小,為0.76~0.90毫米,具油球6~20個,最多可達30個。水溫20℃時受精卵約經36小時孵化。

生產

舌鰨主要產於大西洋中東部及太平洋西北部和中西部。中國沿海均可捕獲,各河口區產量較多。主要用流刺網、手釣、滾鉤及各種底曳網捕撈。半滑舌鰨肉味鮮美,為名貴魚類,現已開始在渤海進行人工增殖試驗,是一種有前途的增養殖物件。舌鰨幾乎全部供鮮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