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根

藥材名稱:荸薺

名稱出處:《日用本草》

概況

異名:鐵葧臍(《救荒本草》),馬蹄(《本草求真》),紅慈菇(《民間草藥彙編》),馬薯(《泉州本草》)。

基源:為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荸薺的球莖。

原植物:荸薺Eleocharis dulcis(Burm.f.)Trin.ex Henschel(E.tuberosa Roem.et Schult.;E.plantaginea R.Br.;Heleocharos dulcis(Burm.f.)Trin.ex Henschel),又名鳧茨(《爾雅》),葃菇、水芋、烏芋(《廣雅》),野地慄苗(江蘇)。

歷史:荸薺始載於《日用本草》。《綱目》曰:“鳧茨生淺水田中、其苗三月四月出土,一莖上天,無枝葉,狀如龍鬚。肥田栽者,粗近蔥蒲,高二三尺,其根白蒻,秋後結果,大如山楂、栗子,而臍有聚毛,累累下生入泥底,野生者,黑而小,食之多滓,種出者,紫而大。”所述與合之荸薺完全相符。

形態:多年生沼生草木、高20~70cm。匍匐根莖細長,在其頂端生球叫荸薺。稈多數,叢生,圓柱形,有多數橫隔膜,幹後現節,光滑無毛。葉缺如,僅在稈基部有2~3個葉鞘,鞘長2~20cm。小穗頂生,圓柱狀,長1.5~4cm,淡綠色,有多數花,基部兩個鱗片無花,抱小穗一週;鱗片鬆散地覆瓦狀排列,寬長圓形、頂鈍圓,長3~5mm,近革質,有淡棕色細點,具1條脈;下位剛毛7條,較小堅果長1倍半,有倒刺;柱頭3。小堅果寬倒卵形,雙凸狀,頂端不縊縮,長約2.4mm,棕色,表面有四至六角形網紋;花柱基三角形,基部具領狀的環。花果期5~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1卷.51頁.圖版18:1-5)

生境與分佈:中國各地廣泛栽培。朝鮮、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10~12月挖取球莖,洗淨,風乾或鮮用。藥材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鑑別:球莖圓球形,略扁,直徑可達3cm,厚約2.5cm,大小不等,下端中央凹入,上部頂端有數個聚生嫩芽;表面紫褐色或黑褐色,上有明顯的環節,節上常有黃褐色膜質的鱗葉殘存,有時附有小側芽。質脆,內部白色,富含澱粉和水分,壓碎後流出白色乳汁。氣微,味甜。以個大、肥嫩者為佳。

加工炮製:荸薺粉 取鮮荸薺洗淨,除去嫩芽,磨碎,濾取白色漿汁,沉澱,乾燥。

化學性質

含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一荸薺素(Puchiin)[1]。還含澱粉18.75%、蛋白質2.25%、脂肪0.19%,灰分1.58%[2]。

參考文獻

[1] Nature 1945;156:234。


[2]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