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長春藤

藥材名稱:陰陽豆

名稱出處:《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概況

異名:野扁豆(《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基源:為豆科兩型豆屬植物三籽兩型豆的種子。

原植物:三籽兩型豆Amphicarpaea trisperma Baker,又名野毛扁豆(《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一年生纏繞草本,莖密生淡黃色柔毛。小葉3枚,菱狀卵形或扁卵狀,長2~6cm,寬1.5~3.5cm,頂端急尖,基部圓形,兩面被白色長柔毛。花二型,下部有單生無瓣而能育的花,或為3~5花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苞片卵形,具縱脈,被柔毛,小苞片2枚,披針形;萼筒狀,萼齒5,不整齊,有淡黃色長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長1~1.5cm,旗瓣倒卵形,直立,翼瓣長圓形,彎曲,雄蕊連合為9和1的兩體。莢果長圓形,扁平,長2~3cm,被毛,尤以腹縫線為密;種子3,紅棕色,有黑斑。花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489頁.圖2707)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山坡草叢或林緣灌叢中。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貴州。朝鮮、日本、原蘇聯也產。

臨床應用

食療:《浙江藥用植物志》:“治白帶:種子30~90g。豬腳爪或豬肉適量,煮熟衝酒適量,全部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