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衛矛

藥材名稱:單頭紫菀

名稱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概況

異名:百條根、喉風草、牛舌草、打風草、野白菊(《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菊科紫菀屬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

原植物:陀螺紫菀Aster turbinatus S.Moore,又名一枝香(浙江)。

形態: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莖直立,常單生,高60~100cm,被糙毛或白色粗長毛,有腺體,具粘質。莖下部葉葉柄長4~8cm,具寬翅;葉片卵圓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3~7cm,有疏齒,頂端尖,基部截形或圓形,花時凋落;莖中上部葉無柄,葉片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12cm,寬1~3cm,兩面被短粗毛,離基3出脈。頭狀花序直徑2~4cm,單生或2~3枚簇生於莖上部葉腋,花序梗長1.5~5cm;總苞倒錐形,長10~12mm,直徑10~18mm;總苞片約5層,覆瓦狀排列,厚幹膜質,背面近無毛,邊緣膜質,常帶紫紅色,具緣毛;緣花舌狀,20餘朵,管部長約2.5mm,舌片長可達14mm,寬2.5~3mm,藍紫色;中央管狀花長約6.5mm,管部長約3mm,簷部5裂,花柱附片長可達1mm,冠毛白色,長約6.5mm。瘦果倒卵狀長圓形,長約3mm,兩面具肋,被密粗毛。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431頁.圖627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800m的山谷、溪岸或林陰地。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晒乾。

藥性

性味:微苦,涼。

功效:清熱解毒,止痢,止癢。

主治:感冒發熱,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感冒發熱:單頭紫菀全草15g。水煎服。”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痢疾:單頭紫菀6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