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狀猴頭菌

藥材名稱:馬刀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

(《周禮》),蜌(《爾雅》),單姥(《李當之藥錄》),齊蛤(《吳普本草》),馬哈(《別錄》),

岸(《本草衍義》),竹蟶(《醫林纂要》)。

基源:為蚌科動物巨首楔蚌或圓頭楔蚌等的貝殼。

原動物:巨首楔蚌Cuneopsis capitata(Heude)。圓頭楔蚌Cuneopsis heudei(Heude)

歷史:本品首載於《本經》。《別錄》稱馬哈。《本草衍義》名哈岸。《綱目》雲:“馬刀似蚌而小,形狹而長,其類甚多,長短大小,薄厚斜正,雖有不同,但性味功用,大抵則一。”又曰:“消水癭、氣癭、痰飲。”現代用為消癭、止帶藥,資源比較豐富。

形態:巨首楔蚌為楔蚌中較大的一種,一般殼長約70mm,殼高約35mm,殼寬25mm。殼質厚而堅硬。貝殼前部極膨大,向後高度和寬度急劇縮小,因此,外形呈長三角楔狀。前端圓,很短,背緣向下呈斜截狀,腹緣圓,向後微彎,後背緣和後腹緣相連成一銳角。貝殼前部之膨大處的後方有一凹陷,約位於殼中。殼頂位於背緣前端,高而膨大,常呈破蝕狀態。殼表面棕褐色,具有同心圓的生長紋。殼內面珍珠層銀白色。殼頂窩很深,壓扁。前閉殼肌痕圓形,深而光滑;後閉殼肌痕橢圓形,大而淺。絞合部發達,左殼具2枚擬主齒和2枚側齒,前擬主齒呈片狀,後擬主齒呈三角錐狀,頂部有細的裂紋。2枚側齒細長面平行;右殼只有1枚三角錐形的前擬主齒和1枚側齒,其後擬主齒則只留有痕跡。

生境與分佈:多棲息於泥底或泥沙底的湖泊或河流中,尤喜在急流水域中生活。多以微小生物和植物碎屑為食料。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及湖南。

圓頭楔蚌與巨首楔蚌的區別為貝殼中等大小,殼長80mm,殼高33mm,殼寬25mm。殼質厚而堅固,兩側不等稱,前部寬而圓,從殼頂向後寬度與高度均逐漸削弱,至後部窄尖,外形呈楔形。殼長為殼高的2倍。殼頂部肥大,高出背緣之上,並稍傾向前方,左右兩殼頂緊接在一起,位於距前端殼長1/7處。殼前部膨脹,前緣鈍圓,後部膨脹度較小,背緣呈截狀,腹緣稍彎,伸長連成銳角。殼頂常被腐蝕,具有3~4條粗肋,殼面具有同心圓的較細緻的生長線,在殼後端彎向背緣。殼面呈灰褐色或黑褐色,無光澤。韌帶粗而短。前閉殼肌痕圓而深,粗糙,伸足肌痕明顯,前縮足肌痕與閉殼肌痕相接,後閉殼肌痕略呈三角形,淺而光滑。外套痕明顯。絞合部發達,左殼有2枚擬主齒,前擬主齒較小而壓扁,後擬主齒高起,呈三角錐形,上部具有刻裂,及2個細長片狀平行的側齒;右殼具有1個粗大的裂狀擬主齒和1個薄片的側齒。殼頂窩很深壓扁,珍珠層呈乳白色,後部珍珠層薄,有光澤。

生活於泥沙底或泥底的河流及湖泊內,一般在水流急的汙泥底的環境中產量較大,棲息於水深1~2m處。亦以微小生物及植物碎屑為餌料。分佈於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及湖南。此外,矛形楔蚌Cuneopsis celtiformis(Heude)、微紅楔蚌Cuneopsis rufesens(Heude)、魚尾楔蚌Cuneopsis pisciculus(Heude)的貝殼均可作為馬刀藥用。

備註 過去一些書籍將馬刀的原動物定名為長竹蟶Solen gouldii conrad,經考證有誤。

生藥

全年均可捕捉。採集後洗淨,去肉,晒乾。

藥性

性味:鹹,涼。 《本經》:“辛,微寒。”

功效:散結消痰,通淋。

主治:水癭,氣癭,痰飲,淋病,婦人赤白帶下。 ①《本經》:“主漏下赤白,寒熱,破石淋。” ②《別錄》:“除五臟間熱,肌中鼠鼷,止煩滿,補中,去厥痺,利機關。” ③《綱目》:“消水癭,氣癭,痰飲。”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適量。

參考文章

馬刀俠癭中醫李時珍認為馬刀有何功用?中醫伽馬刀治療垂體瘤較傳統常規X線放療有何優勢?內科伽馬刀治療會影響視力嗎?內科聖馬刀翅蜂鳥的簡介、起源、生性、地理分佈、外形特徵、保護現狀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