鸊<img src="/uploads/baike/9/bc1163.gif"/>

藥材名稱:豚卵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豚顛(《本經》),豬石子(《濟生方》),豬睪丸(《本草蒙筌》)。

基源:為豬科豬屬動物豬的睪丸。

原動物:豬Sus scrofa dornestica Brisson

餘項參見“豬毛”條。

藥性

性味:甘,溫。 ①《本經》:“甘,溫。”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鹹,溫。”

功效:補腎納氣。

主治:哮喘,疝氣,少腹急痛,癃閉。 ①《本經》:“主驚癇,癲疾,除寒熱,奔豚,五癃邪氣攣縮。” ②《千金·食治》:“除陰莖中痛。” ③《綱目》:“治陰陽易病,少腹急痛,用熱酒吞二枚。”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煎湯,2個。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普濟方》:“治驚癇中風,高熱抽搐,口吐白沫:豚卵1雙(洗淨切),當歸1g。酒煮服。”

單方應用:①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小兒腹股溝疝:豬睪丸1只(閹割小豬時取)。放瓦上焙乾,研成粉末,1次口服。” ②上海中醫藥雜誌 1965;(10):“治支氣管哮喘:豬睪丸適量煮熟,連湯同服,每日2次。每次量為:2歲以內1/3個,2~5歲1/2個,6~10歲1個,11~15歲

個,成人2個。”

食療:《食物療法精萃》:“治哮喘:小豬睪丸2枚,煮熟食之。亦可焙乾研細末,黃酒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