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藤

藥材名稱:水竹葉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雞舌草、雞舌癀(《泉州本草》),鴨腳草、水金釵、葉雅省草(《浙江藥用植物志》)。

基源:為鴨跖草科水竹葉屬植物水竹葉的全草。水竹葉屬全世界約50種,中國約18種。

原植物:水竹葉Murdannia triquetra(Wall.)Bruckn.(Aneilema nutansLévl.;Aneilema triquetrum Wall.)

歷史:本品始載於《本草拾遺》,雲:“水竹葉,如竹葉而矮小,水中生,亦云去風。人取水竹葉生食。”所述應是本品。後為浙江、福建一帶治雞眼、瘡癤的常用草藥。

形態:多年生草本,全體無毛。莖長而多分枝,匍匐生根。葉無柄,狹披針形,長4~8cm,寬5~10mm。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有花1~3朵;總苞片披針形,長0.5~2cm;花梗長0.5~1.5cm;萼片3枚,披針形;花瓣藍紫色或粉紅色,倒卵圓形,比萼長;能育雄蕊3枚,對萼著生,不育雄蕊3枚,花絲生長鬚毛。蒴果橢圓形,長5~7mm,寬3~4mm。花果期6~11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1075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陰溼地、水稻田中及水邊。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晒乾。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

化學性質

含β-蛻皮激素(β-Ecdysone)、α-去氧-β-蛻皮激素和5β-羥基-β-蛻皮激素(即水龍骨素B,PolypodineB)[1-3]。

參考文獻

[1]植物學報 1980;22(2):207 。


[2]植物學報 1981;23(2):166 。


[3]植物學報 1984;26(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