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糰

藥材名稱:白花酢漿草

名稱出處:《東北植物檢索表》

概況

異名:三塊瓦、大酸淄淄(東北),小山鋤板(遼寧)。

基源:為酢漿草科酢漿草屬植物白花酢漿草及其變種深山酢漿草的全草。酢漿草屬全世界約800種,中國約8種。

原植物:白花酢漿草Oxalis acetosella L.,又名山酢漿草(《植物學大辭典》)。深山酢漿草Oxalis acetosella L.var.japonica(Franch.et Sav)Makino(Oxalis japonica Franch.et Sav.)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14cm。無地上莖,根狀莖細長,橫生,節間被有肥厚的鱗片,鱗片為寬卵形,淡棕色,邊緣及背部有睫毛。葉全部基生,葉柄細長,長3~15cm;葉片具3小葉,小葉為倒心形,無柄,長0.4~2cm,寬0.8~2(3)cm,先端平截,中央略凹入,兩側角鈍圓,基部寬楔形,兩面疏生白色長伏毛,邊緣具貼伏的緣毛。花葶比葉柄稍長,於中上部有2枚小形膜質苞片,頂生一花,花兩性,萼片5,狹卵形,邊緣有睫毛,帶紫色;花瓣5,長9~14mm,倒卵形,先端凹陷,基部具淡紫色脈紋及黃色斑點;雄蕊10,花絲基部連合。子房卵形,花柱5,細長。蒴果近球形,先端稍尖,長3~4(6)mm,5瓣裂,每室有種子1~2粒,種子為紅棕色或褐色,長約2mm,寬約1.5mm,成熟時彈出。花期4~5月,果期6~8月。(圖見《東北草本植物誌》.第6卷.5頁.圖版2.1)

生境與分佈:生於針葉林及雜木林下或灌叢陰溼地,分佈於中國東北。朝鮮、日本、蒙古、原蘇聯及歐洲、北美和非洲北部等地都有分佈。

深山酢漿草與白花酢漿草的區別在於葉片下面、葉緣及葉柄皆密被長毛。花葶往往短於葉柄,亦被毛。花白色或淡黃色。蒴果長橢圓形,長1~1.2cm。生於高山地區林下陰溼處或岩石上,分佈於陝西、四川。

藥性

性味:酸、微辛,平。

功效: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主治:勞傷疼痛,麻風,無名腫毒,癩子,疥癬,小兒鵝口瘡,燙火傷,蛇咬傷,脫肛,跌打扭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研末兌茶油擦,或湯洗或搗爛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