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種草子

藥材名稱:寬葉紫萁

名稱出處:《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概況

異名:爪哇薇(《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基源:為紫萁蕨科紫萁屬植物寬葉紫萁的根莖。

原植物:寬葉紫萁Osmunda javanica Bl.(Plenasium javanicum Presl)

形態:大型陸生蕨類,植株高達2m。葉柄堅硬,有光澤,幹後淡褐色,長約60cm,下部粗達1.5cm;葉片堅革質,光滑,多少有光澤,闊長圓形,長達80cm,寬約50cm,一回羽狀;羽片25~30對,下部的對生,長達22cm,寬2~2.5cm,上部的互生,漸縮短,長披針形,邊緣全緣或波狀,略反捲,稀有鋸齒;葉脈粗健,二~三回分歧;中部或中部以上的數對羽片能育,長約5~12cm,線形(有時僅上部能育,下部不育),由主脈兩側羽裂成多數卵圓形或長圓形的孢子囊小穗,背面佈滿暗棕色的孢子囊群。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600m左右的常綠混交林下。分佈於廣西西南部、雲南東南部。

化學性質

寬葉紫萁中含黃酮類化合物[1-2]:山柰酚、紫雲英甙(山柰酚-3葡萄糖甙)、三-O-甲基穗花杉雙黃酮(rri-O-methylamentoflavone)、金鬆雙黃酮、4′,

,7,7″-四甲基穗花杉雙黃酮。還含有紫萁甙(Osmundalin)(1)[3]、分枝紫萁甙(Asiaticalin)、扁枝烯、蘭伯松脂酸、金鬆酮酸二甲酯(Dimethyl sciadinonate)、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二十九-酮-10、-二十九醇、十六碳飽和脂肪酸、十八碳不飽和脂肪酸[4]、棕櫚酸甲酯、乙酯、含蛋白多糖(分子量51000)[5](高分子量碳水化合物: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鼠李糖-3-甲醚(60、12.9、10%;低分子量蛋白質)。

參考文獻

[1] 生藥學雜誌(日) 1979;33(3):185。


[2] 生藥學雜誌 1978;32(2):126。


[3] Tetrahedron 1974;30(15):2307。


[4] CA 1975;82:28515p。


[5] Carbohydr Res 1988;17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