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壇龍

藥材名稱:蛇蛻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龍子衣、蛇符、龍子單衣、弓皮(《本經》),龍皮、龍單衣、蛇筋、蛇附(《吳普本草》),蛇皮(《雷公炮炙論》),龍子皮(《別錄》),蛇蛻皮(《藥性論》),蛇殼、蛇退(《綱目》),龍衣(《分類草藥性》),青龍衣(《浙江中藥手冊》),長蟲皮(《河南中藥手冊》),白龍衣(《山西中藥志》)。

基源:為遊蛇科錦蛇屬動物黑眉錦蛇、王錦蛇、紅點錦蛇等多種蛇蛻下的皮膜。遊蛇屬全世界近100種;中國已知30種,8種供藥用。

原動物:黑眉錦蛇Elaphe taeniura Cope,又名黃頷蛇(《綱目》)。王錦蛇Elaphe carinata(Guenther)。紅點錦蛇Elaphe rufodorsata(Cantor)

歷史:蛇蛻又名龍子衣,始載於《本經》,陶弘景曰:“草中少見虺腹蛻,惟有長者多是赤鏈黃頷輩,其皮不可辨,但取石上完全者為佳。”可知蛇蛻的原動物非為一種蛇。現今蛇蛻亦不擇其蛇種,凡屬蛇之蛻皮,均可作蛇蛻入藥。

形態:黑眉錦蛇全長約1.7m左右。頭部為成對的鱗片,上脣鱗9片,眶前鱗2~3片,眶後鱗2片,前顳鱗2片,後顳鱗3片,體鱗微起稜,25~23(25)~19行,腹鱗230~259片,尾下鱗84~105片。體背面橄欖色,有橫行黑色的梯狀紋,體前段較明顯,到體後逐漸不明顯。體中部開始有4條縱走的黑帶沿伸到尾末端。頭部褐黃色,眼後有兩條明顯的黑紋沿向頸部。腹部淡黃色,有深色點和黑色帶。(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067頁)

生境與分佈:棲息在村落、山地、草地等區,分佈很廣,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甘肅、新疆、青海外,均有分佈。

王錦蛇全長可達1.8m,頭部比頸部稍大,體較粗壯。頭背鱗在前額部呈“王”字形,故名王錦蛇。上脣鱗8片,下脣鱗10片,前頦鱗比後頦鱗大。體鱗23~23~19行。除最外1、2列光滑外,其餘都起稜。腹鱗215~226片,肛鱗2裂,尾下鱗84~101對。幼蛇與成體色斑變化甚大,幼蛇通身藉褐色,背面偶有少許棕色點。隨著個體逐漸長大,鱗片也隨之變為菜花黃色,部分背鱗邊緣出現黑色,整體出現黑色網紋。較年老的個體黑色網紋明顯,僅背鱗中心為黃白色。(圖見《中國動物藥》.326頁.圖314) 生活於平原、丘陵及山地。分佈較廣,除東北及西北地區外,其餘各省幾乎都有分佈。

紅點錦蛇體長500~750mm。體型纖長,頭略扁平,後部較狹,尾圓長。吻鱗略似三角形,微露於背面,闊為高的2倍,鼻間鱗比前額鱗小,略近三角型,前緣斂縮,前額鱗呈方形,長與鼻間鱗差相等,額鱗單枚,盾形,長度等於其與吻端的距離。眶上鱗呈長三角形,比額鱗更長,顱頂鱗最大。鼻孔圓形,開孔於兩鼻鱗間,頰鱗多1片,長勝於高,略呈矩形,眶前鱗單枚,眶後鱗兩枚,上脣鱗7片,下脣鱗8片,體鱗21~19~17行,腹鱗165~184片,尾下鱗55~63對,頭部有八字黑斑,背部淡紅褐色,體側各有暗黑褐色斑紋的縱走線2條。(圖見《中國動物藥》.326頁.圖315)棲息在近水的草叢裡。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省。

生藥

採集:多於4~5月或9~10月在山區地上或樹上拾取,抖去泥土,晒乾或晾乾。藥材主產於浙江、廣西、四川、江蘇、福建、安徽、陝西、雲南。

鑑別:商品為圓筒形的半透明皮膜,常壓扁或皺縮。背部銀灰色或淡棕色,具菱形或橢圓形鱗跡,鱗跡銜接處顯白色,略抽皺或凹下;腹部乳白色或顯黃色,鱗跡長方形,覆瓦狀排列;內面平滑而富光澤。質輕柔,易破碎,氣微腥,味淡。以色白、皮細、條長、粗大、整齊不碎、無泥沙雜質者為佳。

加工炮製:酒蛇蛻 取蛇蛻切段,加黃酒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幹。每蛇蛻段100kg,用黃酒15k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蛇皮含大量骨膠質。由多種氨基酸組成,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以C204、C241脂肪酸為主。

參考文獻

中國藥用動物志協作組.中國藥用動物志.第1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