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莧

藥材名稱:菊花苗

名稱出處:《得配本草》

概況

異名:玉英(《金匱玉函方》)。

基源:為菊科菊屬植物菊花的嫩莖葉。

原植物: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

餘項參見“菊花”條。

生藥

採集:初夏採收幼嫩莖葉,陰乾。

藥性

性味:《本草求原》:“甘、微苦,涼。”

功效:清肝,明目。

主治:頭風眩暈,目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研末。外用:煎水薰洗。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天寶單方圖》:“治久患頭風眩悶,頭髮乾落,胸中痰結:白菊苗,搗末。先灸兩風池各二七壯,後空腹取藥2g,和無灰酒服之。日再,漸加6g。若不欲飲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 ②《世醫得效方》:“治女人陰腫:甘菊苗搗爛煎湯,先薰後洗。”

食療:菊苗粥(《遵生八箋》)清目寧心:甘菊新長嫩頭叢生葉,摘末洗淨,細切,入鹽同米煮粥,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