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

藥材名稱:貒膏

名稱出處:《唐本草》

概況

異名:貒脂(《本草拾遺》),貒豬膏(《食醫心鏡》),豬獾油(王玷桂《不藥良方》),貒油(《綱目拾遺》),土豬油(《四川中藥志》)。

基源:為鼬科豬獾屬動物豬獾的脂肪油。

原動物:豬獾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

餘項參見“貒肉”條。

生藥

採集:多於秋、冬季捕捉,捕後殺死,剝去皮,取皮下脂肪及腸網膜上脂肪,入鍋小火煉油,待晾後為淡黃色油膏狀。

貯藏:密封,放乾燥處儲存。

藥性

性味:甘,平。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鹹。”

功效:除溼解毒。

主治:咳逆上氣,頹瘡,頑癬,痔瘡,臁瘡。 ①《唐本草》:“主上氣,乏氣,咳逆,酒和三合服之,日二。” ②《綱目拾遺》:“一切內外痔,塗上效。” ③《四川中藥志》:“治腳生臁瘡,牛皮頑癬,頭生白禿。”

用法用量:內服:和酒飲。外用:塗搽區域性。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四川中藥志》:“治頭生白禿及牛皮癬:大風子、木鱉子、牛耳大黃、木槿皮、花椒。共為末調貒膏塗。”

單方應用:①《食醫心鏡》:“治肺痿上氣氣急:貒豬膏15g,暖酒和服。” ②《中國動物藥》:“治內外痔瘡腫痛:豬獾油適量,加冰片少許調勻,外塗患處,每日1~2次。”

食療:①《中國動物藥》:“治子宮脫垂:豬獾油15g,雞蛋1個,先將豬獾油放鍋內煎開,然後加水適量,水開後打入雞蛋,待熟,取出趁熱服,日1次,連續服用。” ②《中國動物藥》:“治胃潰瘍:豬獾油適量,雞蛋2個,將油放鍋內化開後,打入雞蛋,炒熟吃,日2次,連續服1000~2000g豬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