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樹皮

藥材名稱:蒴藋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接骨草(《履巉巖本草》),接骨木(《東醫寶鑑》),臭草(《草木便方》),英雄草(《分類草藥性》),苛草(《天寶本草》),走馬箭、赤苓葉(《嶺南採藥錄》),排風草、雞罅風(《中國藥用植物誌》),掃地風、八稜麻(《貴州民間方藥集》),葛辣、五甲皮、龍州三七(《廣西中獸醫藥用植物》),大臭草(《民間常用草藥彙編》),七葉麻(《江西民間藥草》),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連(《浙江民間草藥》),秧心草(《四川中藥志》),烏雞腿、水馬桑、小接骨丹(《陝西中草藥》),走馬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血滿草、大血草、珍珠麻(《雲南中草藥選》)。

基源:為忍冬科接骨木屬植物接骨草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S.javanica auct.non Reinw.ex Bl.)

歷史:《本經》下品陸英條與《別錄》下品蒴藋條的異同問題歷代本草學者頗多爭議。陶巨集景、馬志等認為性味不同,生長環境不同,而應為兩種。蘇敬等認為是同一植物。《證類本草》引《唐本草》陸英條有注云:“此即蒴藋是也,後人不識,浪出蒴藋條。”本世紀六十年代前,植物學與生藥學文獻記載認為陸英即本種,而蒴藋學名作Sambucus javanica Reinw.ex blume。但七十年代經植物學家考證,認為後者學名為鑑定上的錯誤,所寫學名的定名人非Reinw.ex Blume,至此亦認為二者是同一植物。

形態: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1~2m;莖有稜條,髓部白色。羽狀複葉的托葉狀或有時退化成藍色的腺體;小葉2~3對,互生或對生,狹卵形.長6~13cm,嫩時上面被疏長柔毛,先端長漸尖,基部鈍圓,兩側不等,邊緣具細鋸齒,近基部或中部以下邊緣常有1或數枚腺齒;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基部楔形,有時與第1對小葉相連,小葉無托葉,基部1對小葉有時有短柄。復傘形花序頂生,大而疏散,總花梗基部託以葉狀總苞片,分枝3~5出,纖細,被黃色疏柔毛,杯形不孕性花不脫落,可孕性花小;萼筒杯狀,萼齒三角形;花冠白色,僅基部聯合,花葯黃色或紫色,子房3室,花柱極短或幾無,柱頭3裂。果實紅色,近圓形,直徑3~4mm;核2~3粒,卵形,長2.5mm,表面有小疣狀突起。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72卷.7頁.圖版3~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00~2600m的山坡,林下、溝邊和草叢中,亦有栽種。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陰溼環境,對土壤選擇不嚴,一般深厚肥沃的壤土均可栽培。主要用根莖繁殖,於2月下旬~3月上旬進行。將母株地下根莖挖起,選擇粗壯帶芽的根莖,剪成長10~20cm小段作種栽。按行距50cm左右開條溝,深10cm,以株距33~40將根莖段平放於溝內,上蓋堆肥和草木灰,再覆土壓緊。出苗後,結合中耕除草,可用人畜糞水追肥1次。入冬前結合田間清潔進行1次培土。

化學性質

全草含綠原酸、黃酮類化合物等[1];從其地上都分分得α-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β-谷甾醇、齊墩果酸、烏蘇酸(ursolic acid,含量約0.2%~0.3%,為主要有效成分)[2];葉中含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α-香樹脂醇棕櫚酸酯、烏蘇酸和多量硝酸鉀[3];種子含氰甙類成分[1]。

參考文獻

[1] 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397。


[2] 南京藥學院學報.1985;16(3):15。


[3] GA 1969;70:7506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