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枝莧

藥材名稱:紅石耳

名稱出處:《陝西中草藥》

概況

基源:為石耳科石耳屬紅腹石耳的葉狀體。

原植物:紅腹石耳Umbihcaria hypococcinea(Jatta)Llano(Gyrophora hypococcinea Jatta),又名石耳子、黃底石耳(陝西)。

形態:地衣體單葉狀,近圓形,直徑1~3(~6.5)cm,乾燥後易破碎,裂片邊緣瓣裂,微翹起,周緣附近有時帶有小穿孔;上表麵灰褐色或黑褐色,邊緣色較暗,無光澤,平滑或有不明顯細皺紋,有時中部生有小裂片,呈複葉狀,上翹或直立,中央臍背處稍突起,皺縮;下表面近臍周圍呈桔紅色或鏽紅色,向邊緣變成暗紅色至黑紫色,有皺紋或淺凹陷,無假根,中央臍直徑3~5mm,與基物緊密固著。子囊盤稠密,圓盤狀,直徑1~2mm,呈黑色,貼生於地衣體上表面;子囊棍棒狀,內含8個孢子;孢子無色,卵圓形,單孢,8.4~9×7~7.8μm。(圖見《中國地衣植物圖鑑》.圖版3∶3)

生境與分佈:生於高山光裸的岩石上。為中國的特有種,分佈於山西、陝西、西藏。

生藥

採集:雨後採收,除去雜質,洗淨,晒乾。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強心甙、肽、多種氨基酸及石耳酸。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