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

藥材名稱:通光散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選》

概況

異名:鳥骨藤、黃木香、下奶藤(《雲南中草藥選》),大苦藤、地甘草(《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扁藤、白暗消(《江河中草藥》)。

基源:為蘿藦科牛奶菜屬植物通光散的藤、根或葉。牛奶菜屬全世界約100種;中國產22種、5變種,其中藥用的有7種。

原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Asclepias tenacissima Roxb.),又名黃檜、勒藤(雲南)。

形態:堅韌木質藤本;莖密被柔毛。葉寬卵形,長和寬15~18cm,基部深心形,兩面均被茸毛,或葉面近無毛。傘形狀復聚傘花序腋生,長5~15cm;花萼裂片長圓形,內有腺體;花冠黃紫色;副花冠裂片短於花葯,基部有距;花粉塊長圓形,每室1個直立,著粉腺三角形;柱頭圓錐狀。蓇葖長披針形,長約8cm,直徑約1cm,密被柔毛;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6月,果期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503頁.圖4959)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疏林中。分佈於貴州、雲南。

生藥

採集:莖藤秋、冬季採收,颳去栓皮,晒乾。根全年可採挖。

化學性質

藤、種子含有多種C21甾甙元:通光藤甙(Tenacigenin)A、B、C[1~4],苦繩甙元(Drevogenin)Q即11-O-Isovaleryl-12-O-acetyldrevogenin P(1)[5],Cissogenin[6],Tenasogenin[7];另有D-加大麻糖(D-Cymarose)、馬利筋雙糖(Asclepobiose)、D-Cancarose、3-O-Methyl-6-deoxy-D-allose[5]。

參考文獻

[1] 植物學報 1980;22(1):67。


[2] 雲南植物研究 1981;3(3):271。


[3] CA 1983;99:71081g。


[4] CA 1981;94:4160r。


[5] Indian J Chem Sect B 1980;19B(3):178。


[6] Phytochemistny1980;19(11):2427,2431。


[7] Indian J Chem Sect B 1980;19B(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