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拼音]:jianguanjie zhouweiyan

[英文]: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肩關節及其周圍的滑囊(如肩峰下滑囊)、肌腱(如岡上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肌及其腱鞘)、韌帶等組織的變性疾病。特點是肩部自發性疼痛、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受限制。好發於40~50歲。是自限性疾病,有自愈傾向,經過數月或一年以上的時間可逐漸自行恢復。確切的病因尚不清楚。 S.E.迪普萊於 1872年提出“肩關節周圍炎”一詞,認為本病即是肩峰下滑囊炎。E.A.科德曼於1934年指出岡上肌腱炎和粘連性肩峰下滑囊炎是引起關節疼痛、關節僵硬的原因,並使用“凍結肩”這一診斷名稱。R.克拉普等發現“肩周炎”患者同時存在肩關節腔粘連、縮小等病理變化。其他一些學者認為肱二頭肌長頭腱或腱鞘炎、岡上肌腱鈣化及肩鎖關節病等也是肩周炎的病理變化。麥克納布1973年指出本病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

廣義的肩周炎是肩峰下滑囊炎、岡上肌腱病變、肱二頭肌長頭腱炎或腱鞘炎、喙突炎、喙肱韌帶炎、肩鎖關節炎、肩部纖維組織炎,以及肩關節腔粘連性關節囊炎的總稱。狹義的“肩周炎”一般僅指“凍結肩”而言。凍結肩在中國傳統醫學中稱作“凝肩”或“漏肩風”,本病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故又稱作“五十肩”。凍結肩是肩周炎各型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女性發病略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頸椎病、糖尿病及偏癱患者中本病的發生率較高。

解剖特點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由肩肱關節、肩峰下關節(第二肩關節)、肩鎖關節、肩峰-喙突間連結、肩胛-胸壁間連結、胸鎖關節等 6個部分組成的關節複合體。肩關節複合體周圍分佈著13個滑囊以及眾多的肌肉、韌帶,使肩關節保持最大限度的運動功能。

肩肱關節(第一肩關節)

由肩盂和肱骨頭組成的杵臼關節。肱骨頭關節面較大,近似圓形,肩盂關節面近似卵圓形,其表面積僅為肱骨頭關節面的1/3。肩盂較淺,關節囊較鬆弛又具有彈性,使肱骨頭具有最大程度的活動範圍,因而肩肱關節也是人體大關節中最不穩定的關節。肩肱關節的滑膜和纖維關節囊面積較大,在腋部形成皺襞,使肩肱關節能達到充分的外展和上舉,肩肱關節滑膜腔與肱二頭肌長頭腱腱鞘相通,並與肩胛下肌下滑液囊相交通。發生“凍結肩”時滑膜腔粘連,皺襞閉鎖,關節容量明顯減少,關節攣縮,活動範圍明顯受限。

肩峰下關節(第二肩關節)

1947年法國S.德塞茲和J.羅賓等通過對大結節在肩峰下通路運動軌跡的研究,對肩峰下結構提出“第二肩關節”的命名。肩峰下構造具有近似典型滑膜關節的結構。由以下部分構成:

(1)喙突、肩喙韌帶、肩峰所組成的穹窿狀結構。類似關節的臼蓋部分,起關節盂的作用。

(2)肱骨大結節,類似杵臼關節的髁突部分。肩關節前舉、後伸運動時,大結節在肩喙穹下作呈弧形軌跡的運動。

(3)肩峰下滑液囊,位於肩峰下,其下壁位於岡上肌表面,該滑囊能緩衝大結節對肩峰的壓力,減少岡上肌腱在肩峰下的磨擦,起類似關節囊的作用。

(4)岡上肌腱,位於肩喙穹與肱骨頭之間,止於肱骨大結節的近側。在大結節止點的近側1cm以內,由於該部位肌腱缺乏血液供應,被認為是岡上肌腱的“危險區域”,易發生退變及斷裂。

(5)肱二頭肌長頭腱,起自肩盂上極,經肱骨頭與岡上肌腱之間,穿過環狀韌帶進入結節間溝。自其起點至環狀韌帶上一段稱為肱二頭肌長頭腱的關節內段,與肩峰下結構關係密切。

老年患者的肩峰外側端因退變形成骨棘,肱骨大結節出現骨硬化或形成骨贅。位於大結節和肩峰之間的肩峰下滑囊、岡上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腱因上舉及外展運動使大結節和肩峰反覆擠壓、衝撞,以至發生損傷、炎症及退行性變。岡上肌腱或肩峰下滑囊的損傷及炎性反應引起肌腱水腫、滑囊炎,此時往往出現肩痛及外展和上舉受限,臨床上稱為撞擊綜合徵。

第二肩關節在肩的運動中起重要作用。由於解剖的特點,肩峰下結構容易發生損傷及退變。岡上肌腱病變及肩峰下滑囊炎是肩關節周圍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容忽視。

肱二頭肌長頭腱及其滑動結構

肱二頭肌長頭腱起始於肩盂上方的粗隆部。上臂下垂位時,肱二頭肌長頭腱在肱骨頭的外側呈垂直方向進入肱骨上部大、小結節間溝內。結節間溝的內、外、後壁為骨質構成,前方則由堅韌的纖維組織──橫韌帶所覆蓋。肱二頭肌長頭腱在這個骨性纖維管內滑動。位於骨性纖維鞘管的肌腱部分稱為鞘管內段。表面覆以滑膜,該滑膜與肩肱關節腔相通。隨著上肢的外展、上舉或下垂運動,肱二頭肌長頭腱不斷滑動,鞘內段和關節內段不斷改變其相對長度。從下垂位至最大上舉位時,關節內段可向鞘內滑動達4cm。上臂下垂位時,關節內段和鞘內段幾乎呈90°。肱二頭肌長頭腱解剖和功能上的特點使該肌腱易發生勞損,變性、部分斷裂或斷裂。肌腱炎和腱鞘炎的發生率也較高。當肌腱和腱鞘發生粘連或鞘管發生狹窄時,肱二頭肌長頭腱滑動功能喪失,肩的外展,上舉及旋轉運動均受限制。

肩周的肌肉組織

依其起、止點及功能可分成三群:

(1)第一群。連線肩胛骨與軀幹的肌肉。有前鋸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胸小肌,提肩胛肌。該群肌肉的主要功能是穩定肩胛骨,參與肩胛骨的運動及肩關節的聯合運動。

(2)第二群。連線肩胛骨與肱骨的肌肉。包括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大、小圓肌,肩胛下肌。岡上肌起自於肩胛上窩,止於肱骨大結節的近側,對穩定肩胛關節以及上臂外展、前舉具有重要作用。岡下肌起自岡下窩,止於肱骨大結節的後外側,起穩定肩肱關節的作用,並有使肱骨外旋功能。肩胛下肌起自肩胛骨胸壁面的肩胛下窩,止於肱骨小結節。具有內收及內旋肩肱關節的功能。小圓肌起自於肩胛骨外緣止於大結節的後下面,其功能是使肱骨外旋及內收。上述四塊肌肉稱為肩袖,是一組圍繞肩肱關節的短肌,除了因起、止點不同而具不同功能之外,它們的共同功能是穩定肩肱關節。在肩肱關節運動中使肱骨頭緊緊固定於肩盂上,成為各向運動的支點和軸心。在三角肌及各個跨越肩肱關節的長肌發揮收縮功能時能完成肩關節各個方向的運動功能。因而肩袖肌群是肩關節重要結構。肩袖的病變及損傷必將導致肩關節功能的障礙。第二群還包括起自肩胛骨止於前臂的肱二頭肌及三頭肌。這二塊肌肉不僅從前、後跨越肩肱關節而且跨越肘關節,因此對肩的前舉及後伸及肘關節的伸屈均有作用。

(3)第三群。連線軀幹和肱骨的肌肉。如背闊肌和胸大肌。該二肌加強軀幹和上肢的連線,並具有內收上肢的功能。

肩關節周圍炎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

肩周炎可按發病部位分為下面幾類。

岡上肌腱炎及肩峰下滑囊炎

岡上肌腱炎可因損傷或退化引起。急性期感肩峰及三角肌周圍疼痛、肩上舉、外展及旋轉活動都明顯受限制。若有鈣鹽沉積則形成鈣化性岡上肌腱炎。疼痛劇烈,X射線攝片在肩峰下區域有鈣化影。腫脹和退化的肌腱在上舉和外展活動中反覆與肩峰衝撞,使岡上肌腱發生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斷裂。肩袖破裂使肩部疼痛,上舉、外展受限,大結節內側壓痛並有摩擦音,岡上肌出現萎縮。關節鏡或關節造影檢查可發現肌腱破裂。岡上肌腱的表面是肩峰下滑囊,因此岡上肌腱炎常與肩峰下滑囊炎並存。肩峰下滑囊炎,早期因炎症滲出、滑囊腫大,肩峰下明顯壓痛,穿刺軍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2720.html' target='_blank' >沙槌齷骸8隕霞‰煅綴圖綬逑祿已淄艏綬逑陸峁共”洹⒒急凵暇?0~120°出現疼痛,這現象稱為疼痛弧綜合徵。

肱二頭肌長頭腱和腱鞘病變

當肱二頭肌長頭腱在手臂下垂位置時,在肩關節囊纖維層形成的纖維鞘管的上方肌腱近側端和遠側端幾乎成90°,在手臂最大上舉位置時,肌腱的近側部分經纖維鞘管向遠側滑移達 4cm(見圖)。中、老年患者的肱二頭肌長頭腱易退化,發生腱鞘炎和肌腱炎。造成肩前方疼痛,結節間溝和肱二頭肌長頭腱處有壓痛。肘屈曲90°,使前臂外旋作肱二頭肌對抗性收縮時,結節間溝部位的疼痛將加重,肩的內旋、外旋也受限制。發展到後期,肌腱和腱鞘發生粘連,肩的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都發生困難。肩肱關節囊病變。肩峰下滑囊炎和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管發展到後期,因粘連使肩關節活動受限,肩肱關節囊也被累及,肩肱關節滑膜腔粘連,容積減少,肩肱關節下滑膜間隙閉鎖,肩的各方向自由活動度均明顯受限,僵硬的肩關節呈“凍結”狀態,形成“凍結肩”。原發性“凍結肩”起病快,累及範圍廣泛,常包括肩肱關節腔,肱二頭肌長頭腱鞘,肩胛下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三角肌下滑囊等部位是多滑囊的炎症性病變。肩部疼痛明顯,夜間加重,肩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壓痛範圍廣泛。急性期為2~3周,急性期過後疼痛減輕,關節僵硬繼續加重,岡上肌、岡下肌及三角肌萎縮。 X射線攝片一般無異常發現,肩峰部和肱骨大結節處偶見骨質稀疏或囊變。關節造影,容量明顯減少,在5~15ml之間(正常為20~35ml),肩胛下肌下滑囊閉鎖,肱二頭肌長頭腱鞘充盈度減少或閉鎖,肩關節下滑膜間隙消失。

肩周炎尚需與頸椎病、胸廓上口綜合徵、肩關節結核,類風溼關節及腫瘤相鑑別,此外肺炎惡性腫瘤引起的潘科斯特綜合徵(尺神經分佈區痛,瞳孔收縮,提上臉肌麻痺,因臂叢神經受壓所致)會表現背痛,也應與之鑑別。

治療

目的是緩解疼痛和恢復功能。

封閉療法

在肩峰下滑囊,肱二頭肌長頭腱鞘或肩關節囊內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每週一次,三次為一療程。治療期間患肢應減少活動。

物理治療

溫水浴,熱敷,超短波等有促進炎症吸收,改善血運,解除痙攣,緩解疼痛的效果。鍼灸、按摩也有止痛作用。

藥物治療

口服水楊酸類、消炎痛、布洛芬類製劑可以減輕症狀。

穿刺吸引

肩峰下滑囊炎急性滲出期時可吸出積液,注入皮質激素。鈣化性岡上肌腱炎時穿刺抽吸或反覆沖洗,以除去鈣鹽物質後,症狀可以明顯減輕。

麻醉下粘連鬆解術

急性期疼痛症狀消退後為促進僵硬的肩關節改善活動功能,可在全身麻醉下以手法使關節及滑囊的粘連得到鬆解。術後繼續物理治療和功能鍛鍊。手術治療僅適用於少數岡上肌腱斷裂、陳舊性岡上肌腱鈣化或肩峰部撞擊症的患者。

推拿及關節功能鍛鍊

在功能恢復期應鼓勵患者作主動的功能鍛鍊並輔以被動的推拿和按摩治療,以利於功能的康復。

參考書目

R.B.Duthie,A.B.Ferguson,Mercer's Orthopaedic Surgery,8th ed.,Edward Arnold,London,1983.

參考文章

阿是穴封閉配合按摩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體會中醫淺談分經針刺治療肩關節周圍炎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