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

[拼音]:yazhoubing

[英文]:periodontal diseases

牙齒周圍組織長期發炎,以致牙槽骨逐漸被破壞,最終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的一種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牙齦出血、齦緣溢膿、口臭和牙齒鬆動。中國古代醫書記載的“牙齒動搖”、“牙齒挺出“、“齒長而垢”、“齒豁”以及“牙槽膿溢”均指牙周病。其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中年以上受檢者中牙周病患者約佔半數。北京的一份對成年人拔牙原因的調查中說,因牙周病拔牙者佔拔牙總數的40.9%,可見牙周病是咀嚼器官的重要疾病之一。現代口腔醫學中已發展出一門診治和研究牙周病的學科──牙周病學。

牙周組織

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三種組織。牙齒能牢固地植立於頜骨上,全靠牙周組織的支援。正常的牙齦,覆蓋著下方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牙齦上皮和牙體形成有機的結合,在電鏡下可以看到牙齦結合上皮細胞的基板和半橋粒粘附在牙齒上,這是正常的“齦牙結合”。但是牙齦和牙齒的結合有一個弱點,就是牙齦溝的存在。牙齦溝是牙齦緣與牙齒間的窄小縫隙,其深度可從牙齦緣到牙齦溝底來計測,正常的牙齦溝不超過2mm深,但可成為細菌孳生和牙石沉積的好地方,因此牙齦溝會逐漸加深,牙周組織漸漸與牙齒脫離。所以,牙周病從本質上講,是齦、牙結合關係的破壞(見圖)。圖中的①表示牙周袋加深;

(2)表示牙槽骨吸收。

病原

菌斑和牙石是主要的病原刺激物。60年代就已明確牙周病由細菌引起,特別是一些革蘭氏陰性厭氧桿菌起主要作用。菌斑可造成動物實驗性牙周病,從牙周袋分離出的細菌能產生損傷白細胞的毒素,因而損傷白細胞的正常功能。目前研究認為伴放線桿菌在牙周進行性破壞中起重要作用。近來用電鏡觀察到有些革蘭氏陰性桿菌可直接侵犯牙周組織,有的能侵入到1.5mm的深度。細菌產生的酶和毒素,能溶解牙周組織,其中最重要的是透明質酸酶和硫痠軟骨素酶以及細菌內毒素。它們首先使細胞間的粘合質分解,上皮細胞間隙擴大,齦牙結合上皮隨即遭到破壞。

牙石是鈣化的菌斑,附著在牙面上,可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齦下牙石對牙周組織刺激最重,而刷牙又不能除掉,必須用專門的潔治法除去。也可用根面平坦術除去齦下牙石和壞死的根面牙骨質。此外,咬合創傷也與牙周病有關,咬合關係不平衡,會產生過大的創傷性的力,使牙周組織難以耐受,引起牙周組織的破壞。設計不當的假牙,也會使支援它的牙齒搖鬆。牙周病到了晚期,牙根大部分暴露,留在牙槽內的牙根變短,這時咀嚼任何食物都可引起牙周組織的創傷,加速牙齒的脫落。

不同個體對牙周病的易感性有很大差異,這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免疫病理學研究證明齦溝或牙周袋處有多種抗體。凡牙周病發展迅速的人,往往都有白細胞趨化和吞噬功能障礙,其原因有的來自區域性,也有的來自全身。影響牙周病的全身性因素有糖尿病、結締組織病、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遺傳因素和一些嚴重的消耗性疾病,這些都能降低牙周組織的健康水平和修復再生能力,而導致牙周破壞加重。

分類

見表。

臨床表現

早期症狀極不明顯,易被忽視。自覺症狀主要是牙齦出血、齦緣溢膿、口臭和牙齒鬆動。但牙齦出血也有其他原因,如妊娠期齦炎、維生素C缺乏症等。在牙周組織破壞過程中,由於牙齦附著破壞,齦溝加深而形成牙周袋,這是牙周病的病理特點,也是診斷牙周病的主要依據。袋的一邊向口腔開口,另一邊是閉鎖的盲袋。袋的深度可用探針測出。牙周袋上皮大多已發生潰瘍,上皮下方結締組織炎症極為明顯,有大量炎症細胞密集。最表層是多形核白細胞,下方結締組織的淺層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深層主要是漿細胞。這是長期慢性炎症的表現。牙齒鬆動的出現,說明牙周病已到晚期。晚期牙周病的前牙常表現有伸長、移位和間隙擴大(齒豁)。牙周病有時急性發作,形成牙周膿腫。表現為牙旁呈半球狀隆起,有明顯疼痛或只有鈍木痛感。其發生原因主要是牙周袋內的膿液引流不暢。全身抵抗力減弱時,慢性的牙周炎也可急性發作形成膿腫,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最易發生牙周膿腫。牙周膿腫與齦膿腫及牙槽膿腫不同,齦膿腫只侷限於牙齦軟組織中,牙周膿腫則侵犯牙周組織的深層,而牙槽膿腫則是從根尖感染引起的牙槽深部的化膿性炎症,在三者中病狀最重。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特別是牙周袋的出現,再加上X射線檢查所見(牙槽骨吸收,牙周膜加寬)即可確診。根據牙周受破壞的程度可估計其預後。

防治

首先要刮除牙面上附著的牙石(潔治術和根面平坦術),消除咬合創傷及食物嵌塞等因素,早期治療效果甚好。對快速發展的牙周炎,用螺旋黴素和甲硝唑往往有效。併發牙周膿腫時用相應的抗生素,成熟時切開引流。牙周病的徹底治療是消除牙周袋,手術方式有牙齦切除術、齦成形術、齦再生術、齦翻瓣術等。有些患者病因複雜,需要多方面綜合治療,包括刮治、調整咬合、改善義齒、牙周固定、牙周手術,以及針對全身因素的治療。對晚期牙周病出現的牙齒鬆動、牙槽骨吸收嚴重者,拔牙後才可痊癒。最主要的預防措施是提高口腔衛生水平,消除菌斑和牙石(中國目前牙石指數很高,若將全口牙分成6個區段,則有牙石覆蓋者佔3.5個區段;而法國牙石覆蓋只佔0.1個區段,挪威只佔0.8個區段)。為了能刷淨牙齒間隙並對牙齦起到按摩作用,應推廣正確的刷牙方法──順刷法,糾正錯誤的橫刷法。

參考文章

吸菸與牙周病?口腔科刷牙能防治牙周病嗎?口腔科日常生活如何預防牙周病?口腔科什麼是牙周病的三期預防?口腔科牙周病治療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口腔科牙周病能控制嗎口腔科什麼叫牙周病?怎樣預防牙周病口腔科怎樣擬定牙周病的治療計劃?口腔科牙齦出血一定就是牙周病嗎?口腔科牙周病的病因是什麼?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