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引數

[拼音]:shirunqu shuiwen

[外文]:humid region hydrology

指溼潤地區水文現象及其變化規律。溼潤區一般指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

溼潤區水文主要特點是流域內降水、地表徑流、地下水及流域蓄水均較豐沛,土壤缺水量相對較小,流域內水資源豐富。從水量平衡結構看,是收入大於支出,降水與徑流存在較好的相關關係。溼潤區河流水文狀況主要表現在河流基流穩定,洪水峰高、量大,地表徑流與地下徑流過程線界線明顯,徑流年際變化小。

溼潤區河流補給以大氣降水為主,地下徑流為輔,大氣降水中又以液態降水為主,少數為積雪融水補給。溼潤區河流的洪水水文過程線多連線疊置,很少見孤峰形洪水。由於受地下水影響,退水過程線拉得很長。

溼潤地區的河川徑流以赤道帶最高,高徑流量分佈地區與最大蒸發量分佈地區基本一致。

中國溼潤區除溫帶地區春季有部分融雪補給外,河川徑流基本上為雨水補給,河流基本流量穩定,多年變化較平緩,年內分配相對較均勻。

溼潤區具有豐富的水資源,不少地區人類開發利用也早。也由於水資源的過度開發,資源破壞嚴重,環境日趨惡化。因此,加強對溼潤區水量平衡,人類活動的水文效應、生態效應及其評價,洪水和乾旱等的研究已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它對解決溼潤區水資源、維護溼潤區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