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

[拼音]:houmabi

[英文]:laryngoparalysis

因喉運動神經麻痺所致的聲帶運動障礙。即聲帶麻痺。它可以由喉區域性的原因引起,也常常是一些全身病的反應。

病因

主要有以下二方面。

中樞神經系疾病

喉肌運動的神經衝動由大腦皮層的運動區通過皮層下神經核和神經纖維到達運動神經,引起喉肌的運動。在這個神經通絡上,任何一處的病變都可能引起喉麻痺。臨床上引起喉麻痺最常見的中樞性原因有腦血管疾患、顱腦外傷、腦腫瘤、腦炎等。這一類的喉麻痺大多伴有神經系的其他表現。

喉運動神經病變

喉的運動神經主要是兩側喉返神經或稱喉下神經;喉上神經主要是感覺神經,但也有一部分運動纖維。兩側喉返神經由迷走神經分出。左側喉返神經繞過主動脈弓,右側繞過鎖骨下動脈。然後它們沿氣管和食管間上行,進入喉肌。因此,心、主動脈、鎖骨下動脈、氣管、食管和縱隔的其他病變都可影響喉返神經的功能。由於左側喉返神經較長,故左側喉麻痺的機會較多。

喉返神經麻痺後,聲帶可固定在不同的位置。1881年西蒙提出,喉返神經中的外展纖維較內收纖維易受損,因而在逐漸發生的喉麻痺中,先是外展神經麻痺,使聲帶處於中線。以後內收神經也麻痺時,聲帶就處於尸位。它被稱為西蒙定律。但是由於例外很多,所以西蒙定律並未為多數學者承認。

引起喉返神經麻痺的主要原因如下:

(1)神經受壓或受牽引。各種原因所致的左心肥大、主動脈瘤、肺動脈擴張、動脈硬化等都可壓迫或牽引左側喉返神經,引起麻痺。

(2)外傷。喉部外傷損及喉返神經可導致麻痺。最常見的原因是甲狀腺手術。甲狀腺手術中暴露了喉返神經者,8%將發生麻痺,但只有1.3%是不可逆的。

(3)惡性病變。惡性腫瘤侵犯喉返神經可使之麻痺。約半數由肺癌引起,其次是食管癌和甲狀腺癌。

(4)周圍神經炎。喉運動神經的炎症也可引起聲帶麻痺。如中毒性神經炎主要由化學物質引起,特別是鉛中毒;感染性神經炎主要由白喉、傷寒等細菌感染和流感、皰疹等病毒感染引起;維生素缺乏性神經炎主要是維生素B1缺乏所致。

(5)不明原因。約有1/4喉麻痺的病例找不出任何原因。

臨床表現

主要決定於聲帶麻痺的位置。呼吸和發聲功能都可受影響。

(1)一側喉返神經麻痺。呼吸一般不受影響。若麻痺的聲帶位於中線,則發聲也不受影響;若不處於中線而健側聲帶的運動又不能代償時,則發生嘶啞。

(2)雙側喉返神經麻痺。若雙側聲帶麻痺於中線位,則可發生嚴重的呼吸困難,特別是麻痺突然發生時。若麻痺逐漸進行,則患者可能適應而不表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僅在進行體力活動或發生呼吸道感染時才有明顯呼吸困難症狀。這類患者的發聲功能一般不受影響。若雙側聲帶麻痺於外展位,則發聲功能嚴重受損,吞嚥時容易發生嗆咳,但呼吸不困難。

(3)喉上神經麻痺。它使聲帶鬆弛,因而發聲粗糙,容易疲勞,但呼吸一般不困難。喉上神經麻痺很少單獨發生,當它與喉返神經同時發生麻痺時,則聲帶處於尸位,聲門開放,以致發聲障礙明顯。由於聲門不能閉合和喉的感覺喪失,所以進食時食物容易嗆入呼吸道。

診斷

通過喉鏡檢查觀察聲帶的活動情況即可診斷。進一步觀察可利用喉肌電圖、喉動態鏡和超高速攝影等技術。

治療

治療喉麻痺的目的是解除呼吸困難和恢復發聲,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1)氣管切開。引起呼吸困難的喉麻痺不可能在短期內治癒時,或原因不明的喉麻痺在觀察期間,均可行氣管切開以解除呼吸困難。

(2)聲帶固定術和杓狀軟骨切除術。這類手術可通過喉外或通過內腔鏡進行,目的是使一側聲帶固定於功能位置,以解除呼吸困難或改善發聲功能。

(3)其他治療方法。聲帶鬆弛或內收功能不佳者可在聲帶內植骨或注入聚四氟乙烯或矽橡膠以增進其閉合功能,改善發聲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