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窯址

[拼音]:Longmen Shiku

[英文]:Longmen Grottoes

中國北魏至唐代佛教石窟寺。在河南省洛陽市城南12.5公里龍門峽谷伊水東西兩崖峭壁間及東山頭道橋溝、二道橋溝及萬佛溝等處。南北長約 1公里。石窟約開創於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諸朝。五代、北宋及明代亦有零星雕造。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軀,浮雕佛塔40多座,碑刻題記2780品,其中有紀年者 700餘品,是中國石窟題記最多的一處,尤以“龍門二十品”馳名中外。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造像

北魏營造的洞窟有古陽洞、蓮花洞、賓陽中洞、火燒洞、慈香洞、魏字洞、普泰洞、皇甫公洞(石窟寺洞)、路洞;北魏營造北齊時完工的有汴州洞;北魏開窟中綴、唐代繼而造像的有賓陽南洞、賓陽北洞、藥方洞、趙客師洞和唐字洞。龍門魏窟是在承襲雲岡早期魏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窟門外立面的雕飾上,雖已出現仿木構屋頂結構,但使用並不普遍。在窟室構造上,龍門魏窟取消了明窗和中心塔柱,擴大了窟門,增加了室內採光;另一方面,將一鋪主像安置於後壁,使前庭寬廣,空間擴大,窟頂形成了完整的穹窿頂,佈局合理,便於禮瞻。在穹窿頂上,刻大蓮花為中心,繞以細腰長裙、飄逸自如的飛天(如蓮花洞)。在賓陽中洞和皇甫公洞等的地面上,刻出以蓮花為母題的裝飾圖案。

在佛、弟子、菩薩、飛天、力士等的造型上,受南朝“秀骨清像”藝術風格的影響,雕造出了面容清秀、兩肩削下、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的新風格,更加符合中原漢民族的審美情趣。雕刻大量供養人形象,也是龍門魏窟的一個特點。帝王、官吏還刻出他們虔誠禮佛的儀仗行列(如賓陽中洞、皇甫公洞),留下了難得的歷史畫卷。魏窟造像的主尊,以釋迦牟尼佛和交腳彌勒菩薩為主,也有三世佛、釋迦與多寶佛並坐、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定光佛和五十三佛等題材。其配置是由“三身式”(一佛二脅侍菩薩或一交腳彌勒菩薩二脅侍菩薩)發展到“五身式”(主尊兩側各增加一弟子) 和“七身式”(在脅侍菩薩外側加二力士)。

位於西山南部的古陽洞(北魏時正名為石窟寺)開鑿於 5世紀末,是龍門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大窟。主尊釋迦牟尼佛有磨光的高肉髻,面相長圓,清秀適度,著雙領下垂式袈裟,結跏趺坐於長方形臺座上。二脅侍菩薩頭戴三面式花蔓冠,冠側的寶繒向左右斜上再折下,面相清秀而作微笑狀,頸系桃形項圈,肩頭垂下帔帛和纓珞。這 3身像的完成,確立了龍門魏窟的新風格。洞內左右壁各有上下兩排大龕,每排四龕。窟頂和四壁佈滿1350多個小龕(含千佛)。

賓陽三洞(北魏時正名是靈巖寺)即《魏書·釋老志》記載的為高祖孝文帝、文昭皇太后所開的二窟 (賓陽中洞和南洞 )和為世宗宣武帝所開的一窟(北洞),自景明初至正光四年(500~523),先後營造24年之久。已完工的賓陽中洞窟門的正上方飾以二龍尖拱火焰紋,窟門兩側有立柱,柱頭是希臘的愛奧尼克式,龍首立於柱頭之上,立柱外側各有一屋形龕楣,其下刻金剛力士。門甬道南側浮雕大梵天,北側浮雕帝釋天。中洞三壁刻三世佛,窟門內壁自上而下依次刻出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對坐說法圖、薩埵那太子及須大拏太子本生故事、皇帝及皇后禮佛圖、十神王圖。

皇甫公洞完工於孝昌三年(527)九月,是龍門魏窟中唯一有紀年的大窟,功德主皇甫度是胡太后的舅父。正壁下起高壇,壇上一鋪造像,有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薩、二思唯菩薩。兩側壁上各鑿一大龕,龕下皆有精美的禮佛圖。窟頂中心是高浮雕的一朵大蓮花,外緣環繞忍冬紋。迴旋於蓮花周圍的八身伎樂天,手持笙、箏、排簫、阮、橫笛、鼓等樂器。地面上刻出六朵蓮花,構成美麗的圖案。

北魏各大窟壁面上還有大量的小龕,基本形制有方形龕、圓拱龕、尖拱龕、屋形龕和盝頂龕。龕內往往刻出七佛、佛本行故事、文殊與維摩說法圖以及伎樂天、供養天和供養比丘等。此外,由龍、鳳、鹿、饕餮、童子、華繩、忍冬紋、火焰紋、葡萄紋、聯珠紋、三角紋、垂帳紋、香花、流雲等組合成變幻無窮的龕楣、寶蓋和背光圖案,結構巧妙,繁縟華麗,在孝明帝時代臻於完善,此後則趨向簡化。約造於北齊時代的汴州洞的正壁造像,身材粗短,服飾寬鬆,衣紋疏朗,已擺脫了“秀骨清像”之風,孕育了新的藝術風格。

唐代造像

龍門石窟中,隋代只有若干小龕。而唐代貞觀六年(632)至天寶十四年(755)是龍門石窟雕刻的黃金時代。肅宗以後,只有零星雕造。唐窟的絕大部分是造像窟,也有禪窟和窟。大型造像窟有藥方洞、唐字洞、賓陽南洞、賓陽北洞、潛溪寺、敬善寺、雙窯、老龍洞、破窯、惠簡洞、奉先寺、萬佛洞、奉南洞、淨土堂、摩崖三佛、龍華寺、極南洞、火下洞、八作司洞以及東山的大萬伍千佛龕、擂鼓臺南洞、北洞、高平郡王洞、大彌勒洞、四雁洞、二蓮花洞、看經寺等。另外,還有數以百計的小窟和數以千計的小龕。

唐窟的造像題材,除北朝已有的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以外,又出現了盧舍那佛、藥師佛、大日如來、寶勝如來、維衛佛、優填王、地藏、業道、千手千眼觀音、多臂菩薩、西方淨土變和歷代祖師像等,同時,還有刊刻經文及造道教天尊像者。文殊騎獅子、普賢騎象、“九品往生圖”等也出現了。這無疑是與新經典的譯出、各宗派的興起相關聯的。

唐窟在外立面的處理上,注重簡潔、明快。往往把造像碑或題額置於窟門的正上方,如“北市採帛行淨土堂”、“大萬伍千佛龕”、“新羅像龕”、“北市絲行像龕”、“明孺州家功德”的題額皆屬此類。窟室作馬蹄形、長方形或方形;窟頂作穹窿頂、券頂、方頂或四坡式頂。自高宗末年起,流行正壁下或正、左、右三壁下起高壇,壇上置一鋪造像的做法。窟門加高、加寬乃至取消前壁。奉先寺和摩崖三佛更是突破了窟室的侷限,就崖壁露天雕造。唐代的造像佈局,大多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的形制,窟頂的飛天不再持樂器,伎樂人刻於兩側壁下層或三面環壇的立面上,有的窟還把供養人組合到正壁的一鋪造像之中。

唐代雕像崇尚“豐腴為度”之美,匠師們大膽模寫現實,技藝也近乎純熟。各種形象,精采灑落,氣韻生動。菩薩、天女,體態豐滿,容貌端麗,具有感人的風姿。

賓陽南洞正壁 5身大像是魏王李泰為亡母長孫氏做功德所造,完工於貞觀十五年(641)。主尊阿彌陀佛面相方圓,眉高,眼大,脣厚,頸上有三環紋,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內著偏衫,胸下束帶,衣紋用圓線條表示,結跏趺坐於疊澀束腰方形臺座上,袈裟衣紋披覆於臺座前,中間部分呈同心圓狀。這是典型的初唐佛像。二菩薩頭戴高寶冠,額際露出發紋,面相方圓,頸部亦有三環紋,身體直立,胸腹部較平,頸系項圈,身掛粗大的纓珞和帔帛,下穿長裙,裙角垂於圓蓮座上。這也是典型的初唐菩薩形象。

奉先寺(唐代正名是大盧舍那佛龕)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皇后所造,完工於上元二年十二月卅日(676年1月20日)。工程的主持人是司農寺卿韋機,奉命“檢校”此項功德的是淨土宗大師善導和西京法海寺寺主惠暕。該龕是把山坡劈成冂形平面,露天造像,氣勢巨集偉。主尊盧舍那佛通高 17.14米,是龍門最大的一尊佛像,面相豐滿圓潤,神態寧靜安詳;二弟子虛懷謙恭,唯諾至虔;二菩薩華貴端莊,表情矜持;二天王足踏夜叉,威風凜凜;二力士剛強暴烈,雄健有力。造像間既有主從、文武的對比,又有和諧與呼應,是龍門唐代雕刻的精品。穿插於壁面間的48身立佛是開元十八年(730)內侍省高力士等人為唐玄宗所造的阿彌陀像。

萬佛洞是一座充滿歡樂氣氛的阿彌陀淨土,完工於永隆元年(680)。而東山的大萬伍千佛龕(又名擂鼓臺中洞 )表達的則是一座彌陀淨土,約完工於天授年間。壁面下部刻出的25身羅漢群像應是依據北魏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所作,是中國最早的一組大型羅漢群雕。極南洞的雕刻,技藝精湛,是著名宰相姚元之等為亡母劉氏所造,完工於中宗之末。它的力士雕刻,筋骨與肌肉刻畫生動有力,令人讚歎。

玄宗時代完成的洞窟可以八作司洞和看經寺為代表。八作司洞主尊是結跏趺坐佛,高肉髻,螺發,胸部隆起,著通肩式袈裟。佛座為方形束腰蓮座,轉角處左右各有神王承託。覆蓮紋以下,又有一層臺基,有四神王承託。背光陽線紋,作舟形。內層刻伎樂人,外層為葫蘆狀火焰紋;圓形頭光內側為蓮瓣紋,外側刻“七佛”。脅侍之二弟子、二菩薩皆立於八角束腰疊澀蓮座上,束腰處有桃形壺門。環壇上還有二天王、二獅子。環壇立面上有壺門12個,內刻舞者 2身,奏樂者10身。伎樂人隆胸鼓腹,演奏入神。位於東山南部的看經寺,是龍門最大的一個洞窟,平面作方形,窟頂為四面起坡式平頂。現洞內既無高壇,也無主尊,僅存環壁面下部浮雕29身羅漢像 (高約1.8米),形態各異,作風豪放,可能是禪宗的北宗(神秀系)弟子們所作的禪堂。

龍門唐代的小窟和小龕也有許多傑作。薄衣透體的優填王像、莊重的地藏菩薩像、慈和的藥師佛像以及數目極多的、最富變化的觀世音像,形形色色的供養人像、獅子像等都是上乘之作。劉天洞和擂鼓臺南洞的大日如來像及菩薩像,完工於武則天前期,是依據早期密教典籍的造像。萬佛溝的千手千眼觀音像則是“開元三大士”建立中國密宗以後的造像。

碑刻題記

龍門的碑刻題記中,絕大部分是造像記,也有少量修路、修佛和遊人題記。眾多的碑刻題記儲存了研究龍門石窟的大量歷史資料。北魏王室在古陽洞造像的有安定王元燮、廣川王元略(即賀蘭汗)、齊郡王元祐和北海王元詳。官吏中有長樂王丘穆陵亮、輔國將軍楊大眼、雲陽伯鄭長猷、滎陽太守孫道務、汾州刺史赫連儒等。在火燒洞造像的有王妃胡智及其子元善見 (東魏孝靜帝 )。比丘、比丘尼及邑社的造像銘也佔很大的比例。在龍門有造像活動的唐朝宗室有魏王李泰、道王李元慶母、紀王李慎母、中山郡王李隆業、太宗女豫章公主、南平公主等,武則天家族有高平郡王武重規、樑王武三思女靈覺等,官吏中有岑文字、阿史那忠、豆盧仁業、宇文節、唐臨、王玄策、姚元之、趙仁本、丘悅、趙冬曦、盧徵、高力士、楊思勗等。唐代造像記中還儲存了一批有關中外交通的珍貴史料。此外,對於行會、州縣、邑社和佛教宗派亦多所涉及。

龍門的書法藝術,以古拙的魏體《龍門二十品》最享盛譽。唐代褚遂良書《伊闕佛龕之碑》,宋代陳堯叟書宋真宗《龍門銘》,亦是典範之作。

石窟保護

龍門石窟的保護範圍,東南角起自二道橋溝,向北過香山主峰,至北端白居易墓北坡;西南角起自魏灣村北谷(叉子溝),向北沿洛伊公路至煤窯溝,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危及龍門石窟安全的自然界破壞力主要有裂隙及崩塌、滲水溶洞及凝漿、風化剝落、生物根系的破壞。

1951年龍門成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和研究機構,展開了一系列保護工程。70年代以來,對奉先寺等大型石窟採用了錨杆加固與化學灌漿相結合的方法,達到了保持原狀的要求。

參考書目

《中國石窟·龍門石窟》第一卷,日本平凡社,1987年12月東京版。

《中國石窟·龍門石窟》第二卷,日本平凡社,1988年8月東京版。

《龍門石窟雕刻》(中國美術全集60卷本之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6月版。

參考文章

龍門石窟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龍門石窟(LongmenGrottoes)中國地理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宗教龍門石窟的概況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