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

[拼音]:wuqinxi

[英文]:Medical Exercise Imitating Movements of Five Animals

模仿虎、鹿、熊、猿、鳥(鶴)的動作用以保健強身的氣功動功功法。是中國漢代醫學家華佗在前人的基礎上創造的,故又稱華佗五禽戲。功名首見於《後漢書·方技傳》。現有流派各具不同的風格和特點。概括起來,以模仿“五禽”動作為主,有的著重練“動”,有的著重練“靜”,有的著重練“剛勁”,有的著重練“柔勁”等等。在鍛鍊的目的上,有的以治病養生為主,有的以壯力強身為主。習練時應做到外動內靜、動中求靜,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備,有動有靜、動靜相兼。練五禽戲時,可以單練一禽之戲,也可以選練一兩個動作。單練一兩個動作時應增加鍛鍊的次數。五禽戲的內容和基本練法如下:

熊戲

要求練出“笨重”之中寓有“輕靈”的動象。練習時要把內勁運用在膀臂上(同時包括肩、肘、手、髖、膝、足)。意守中丹田,以加速腹式深呼吸。久練後,有加強脾胃功能和增強體力的作用。熊戲共分五個基本動作,它們是:熊步勢、撼運勢、按運勢、抗靠勢和推擠勢。茲舉推擠勢為例,練法如下:站好平肩勢,隨後將左腳收於右腳內側,腳尖著地,身體順勢稍向左轉,兩手仍為虛拳,將兩臂緩緩撼運三五次,順勢將兩臂外旋上舉,兩拳與肩平高,兩拳相距與乳同寬。左拳在前,拳心向前內方;右拳在左拳之右後,拳心向前內。兩臂彎曲如弓,兩肘下沉,兩腕內扣前撐。稍停頓後,隨呼氣將左腳向左前方上一步,兩臂順勢呈螺旋勁向前推擠,兩肘下沉外撐,含胸收腹,背向後撐,勁發於腰脊,使兩臂與腰背形成“爭力”。在兩臂撼運的同時,隨吸氣將右腳收於左腳內側。之後,左腳內扣且身體稍向右轉,順勢將兩拳自兩側劃弧下落於兩髖外側,重心在左腳(圖1)。此為左式。接左式,兩臂撼運三五次,隨吸氣將右腳向右前方上一步,動作要求與左式相同。此為右式。如此反覆練習數次。

鶴戲

要求練出鶴的輕翔舒展、安適恬靜的神態。練習時氣息的升降應柔和細緩,意念活動不能重滯。鶴戲共分五個基本動作,它們是:鶴步勢、亮翅勢、獨立勢、落雁勢和飛翔勢。茲舉落雁勢為例,練法如下:

站好平肩勢,兩臂自然下垂,稍向外撐,隨即將右腳向左腳的正前方上半步,腳尖外展,兩腳相距約為尺許,兩手交叉由胸前緩緩上升,升至與肩平高時,再將兩手向左右經頭頂劃弧緩緩下落,至與肩平高時,稍停頓,鬆肩屈肘,使兩臂呈一波浪式弧線;同時身體順勢右轉下坐,目視右後方。隨後,以兩腳尖為重心,將身體轉向正前方,身軀直立,兩臂緩緩下落於小腹前,兩手交叉,轉回原來方向,順勢將左腳收於右腳內側,重心在右腳(圖2)。此為右式。接右式,重心在右腳,隨吸氣將左腳向右腳的正前方上半步,動作與右式相同,身體順勢左轉下坐,目視左後方。此為左式。如此反覆練習。

鹿戲

要求姿勢舒放伸展。練鹿戲時,意守尾閭,可疏導督脈。經常練習鹿戲有舒展筋脈的作用。鹿戲共分五個基本動作,它們是:鹿步勢、挺身勢、探身勢、回首勢和蹬跳勢。茲舉回首勢為例,練法如下:

站好平肩勢,左腳收於右腳內側,兩臂下垂外撐,五指併攏,平掌下按。隨後,將兩手經前上劃弧下按於兩髖外側,隨呼氣將左腳向左前方上一步,成“弓箭步”,兩手後引,順勢將兩手提至腋前,再向前“衝”出,使肘、腕、手指平伸,掌心向下,手腕內扣,手臂與肩平高,兩眼平視前方。再隨呼氣將右手順勢收於右脅部,第四、五指彎曲,手腕外扣,頭部順勢轉向右後方,兩眼平視,意守尾閭。稍停頓後,隨呼氣將右手自右脅部再沿原路前伸,順勢將頭轉向原來方向。然後,隨吸氣將兩手自腋前緩緩下落於兩髖外側,將右腳收於左腳內側(圖3)。此為左式。重心在左腳,隨呼氣將右腳向右前方上一步,鍛鍊右式,如此反覆習練。

虎戲

要求剛勁有力,剛中有柔,達到動靜相兼、剛柔並濟的境地。經常習練,可添精益髓、強腰健腎。虎戲共分五個基本動作,它們是:虎步勢、出洞勢、發威勢、撲按勢和搏鬥勢。茲舉搏鬥勢為例,練法如下:

站好平肩勢,左腳收於右腳內側,兩手劃弧順勢向回一抓,作上提勁收於兩髖外側。稍停頓後,隨呼氣將左腳向左前方上一步,兩膝微曲,成左式“跨虎步”,重心移至左腳,身體稍向前探,腰背微作挺拔勁,下頜微收,臀部下坐,含胸收腹,同時兩手順勢用虎爪勁向上劃弧,自中間向前外猛撲,勢如猛虎之搏鬥。左手護於下頜前方,肘臂微作外撐,掌心斜向內下。右手護於心窩之前,肘臂屈曲如弓形。兩眼平視前方,兩腳抓地。隨吸氣,左腳內扣,身體順勢稍向左轉,將右腳收於左腳內側,兩手順勢劃弧向回一抓,仍收於兩髖之外側(圖4)。此為左式。接左式,右腳收於左腳內側,隨呼氣,將右腳向右前方上一步,右手護於下頜前方,左手護於心窩之前,動作與左式相同。此為右式。如此反覆習練。

猿戲

要求外練肢體的靈活,內練精神的寧靜,以收到動靜兼練的雙重效果。猿戲共分五個基本動作,它們是:猿步勢、窺望勢、摘桃勢、獻果勢和逃藏勢。茲舉逃藏勢為例,練法如下:

站好平肩勢,左腳收於右腳內側,兩手平按於兩髖之外方。隨吸氣左腳向左前方上半步,成右重“小坐弓步”,兩手變為鉤手,順勢相交於小腹前。隨呼氣將兩手自兩側向前內劃弧,前伸於胸前,兩手與乳平高,肘臂微曲,掌指稍收攏,兩臂稍向外撐,兩腕內扣,兩手相距約一拳左右,兩眼向前方尋視。稍停頓後,再隨吸氣將左腳向前上半步,身軀下降,變為低位“坐弓步”。左手變鉤手,前伸於左脅之前,肘臂外撐,鉤手內扣;右手變鉤手,向外後劃弧鉤於右髖之後,肘臂微曲,鉤手向後。兩眼平視右後方。稍停頓後,再隨呼氣,將兩手向前劃弧收於兩髖外側,右腳順勢收於左腳內側(圖5)。此為左式。接左式,隨吸氣將右腳向右前方上半步,兩手順勢變鉤手,動作與左式相同。此為右式。如此反覆習練。

參考文章

五禽戲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