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熱證

[拼音]:juyouxibaoxing pinxue

[英文]:megaloblastic anemia

由於葉酸和(或)維生素B12缺乏,幼稚紅細胞核中DNA(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影響細胞的分裂而致紅細胞數量減少的一種貧血,簡稱巨幼貧。其特點是骨髓中出現典型的巨幼紅細胞,體積較正常幼稚紅細胞大,染色質疏鬆,細胞核的發育較細胞漿為晚。這種異常變化也表現在骨髓的粒細胞系統和巨核細胞系統,也常見於胃腸道上皮細胞,故臨床上常伴有胃腸道症狀,如舌痛、噁心、食慾不振等。在維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中還常伴神經系統症狀,如四肢麻木、感覺異常、共濟失調等。

病因

造成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很多,常因地區不同而有區別。在中國,營養不良是葉酸缺乏的主要原因,吸收不良為維生素B12缺乏的主要原因;而在歐美等國,酒精中毒是葉酸缺乏的常見原因,由內因子缺乏而致的惡性貧血,佔巨幼貧的大多數;在赤道附近地區,口炎性腹瀉常為巨幼貧的原因;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巨幼貧常繼發於闊節裂頭絛蟲(Diphyllobothrium latum)的感染。腸疾患或手術可造成對葉酸和維生素B12的吸收不良,有些藥物如抗腫瘤藥、抗癲癇藥影響葉酸的吸收和利用,秋水仙鹼、新黴素影響維生素B12的利用和吸收。故對巨幼貧病人定要仔細尋找造成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的原因,並給予治療,否則貧血仍會復發。

巨幼貧的發病也有地區的差別。在歐美地區、巨幼貧約佔貧血病人的25%,且大多數為惡性貧血。而在中國,以營養不良性者佔多數,且以嬰幼兒時期居多,約佔半數以上,其次為妊娠婦女和老年人。病人多集中在山西、陝西、四川、河南山區農民及家庭婦女中,可能與營養條件及飲食習慣有關。惡性貧血在中國較少見。

發病機理

葉酸和維生素B12的代謝及發病機理如下:

葉酸的代謝

葉酸通常被稱為蝶醯穀氨酸,是一種水溶性 B族維生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多穀氨酸鹽形式存在於綠色新鮮蔬菜中(如菠菜、萵苣、蘆筍等),肝、腎、酵母中亦不少。葉酸性質不穩定,易被光和熱分解破壞,食物儲存過久或烹調不當均可使葉酸受到破壞。正常人每天需要葉酸 50~200μg,在兒童生長髮育時期,婦女妊娠期的需要量增加。人體內葉酸的儲存量為 5~10mg,可供2~4個月之用。

食物中的葉酸多為穀氨酸鹽,在空腸內需由解聚酶分解為單穀氨酸鹽才能被吸收。在血漿中,葉酸開始被二氫葉酸還原酶及四氫葉酸還原酶還原成N5-甲基四氫葉酸(N5-MTHF)。進入細胞後,在同型半胱氨酸形成蛋氨酸的過程中,藉助維生素B12(甲基鈷胺)的協助,去掉甲基,成為四氫葉酸,經聚合酶再聚合成多穀氨酸鹽,才能在細胞內儲存,否則四氫葉酸容易逸出細胞外。

維生素B12的代謝

維生素B12又名氰鈷胺,是鈷胺在體內的 4種形式(氰鈷胺、羥鈷胺、甲基鈷胺及腺甙鈷胺)之一種,屬水溶性含鈷的B族維生素。主要存在於動物蛋白食物中,如肝、腎、肉類及乳製品中。人體需要量很小,一般每天僅需 2~5μg,一般食物中的含量遠超過此數,故除絕對素食者外,一般人不會因食物中含量不夠而致缺乏。

食物中的維生素B12經胃液消化,從食物中分離出,先與唾液及胃液中的R-結合蛋白結合,形成穩定的結合物。R-結合蛋白是一種與糖蛋白密切有關的,常在一些分泌物(如唾液、牛奶、胃液及膽汁)、粒細胞及血漿中存在的蛋白質,目前對其功能尚不甚瞭解。維生素B12-R結合蛋白複合物在進入十二指腸後,在胰蛋白酶的參與下,維生素B12被釋放出來,與胃粘膜壁細胞分泌的內因子結合成維生素B12-內因子複合物,在鈣離子存在及pH>5.8的條件下,於迴腸末端和腸粘膜上的受體相結合而被吸收。維生素B12在血中與運鈷胺Ⅱ結合,被轉運到各種組織中(肝及骨髓為主)。腸道內的維生素B12部分由膽汁排出,其中2/3可在內因子的作用下,由迴腸再吸收,形成肝腸迴圈。成人體內的維生素B12總量約為4mg ,其中一半儲存在肝臟,由於每天需要的維生素B12的量極少,體內的儲存量可供人體3~6年之用。

葉酸在人體內“一碳基團”的運轉中起著輔酶的作用,參與一些重要的代謝過程:

(1)絲氨酸+四氫葉酸(THF)匑N5,10-亞甲四氫葉酸(N5,10MTHF)+甘氨酸

(2)dUMP+N5,10MTHF→dTMP+二氫葉酸(FH2)

(3)亞胺甲基穀氨酸 +THF→亞胺甲基四氫葉酸+穀氨酸

(4)參與嘌呤的生物合成。

其中最主要的是參與dTMP(磷酸脫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dTMP是合成DNA的必需物質,在葉酸缺乏時,此反應過程受阻,dUMP轉而磷酸化形成dUTP(三磷酸脫氧尿嘧啶核苷酸),其速度超過使dUTP回到dUMP(磷酸脫氧尿嘧啶核苷酸)的速度,於是大量dUTP堆積在細胞內。dUTP代替dTTP(三磷酸脫氧胸腺嘧啶核苷酸)被組合進DNA,雖然很快被DNA的修復系統識別,將其“U”部分切割,力圖複製出原來的“T”部分,終因dUTP不斷地出現,複製出的部分仍為錯誤的“ U”部分。如此重複不已,造成DNA複製的起點多,新合成的小片段不能連線成長鏈,存在多處單鏈,在重新螺旋化時,易受機械性損傷和酶的破壞,促成染色體斷裂。故在巨幼貧的骨髓巨型變細胞中,染色質表現為疏鬆、斷裂等畸形。由於DNA合成障礙,合成速度減慢,細胞停滯在S期及G2期。細胞核增大,但不能迅速分裂成子細胞,而RNA及蛋白質的合成相對地受影響小些,細胞漿成熟較好,造成細胞的核漿發育不平衡,這種停滯在S期及G2期的巨型變細胞多數在骨髓內破壞,為無效造血。

維生素B12(鈷胺)在體記憶體在的形式中只有甲基鈷胺和腺甙鈷胺有輔酶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兩個,一個是在同型半胱氨酸形成蛋氨酸的反應中,對N5-MTHF有去甲基的作用。形成的 THF是葉酸在體內參加一些重要代謝過程的主要形式。第二個作用是腺甙鈷胺促使甲基丙二醯CoA形成琥珀醯CoA。如果缺少腺甙鈷胺,此反應不能進行,大量的丙酸鹽CoA堆積,使單鏈脂肪酸被結合進神經脂膜直接影響神經鞘膜的功能,故在維生素B12缺乏時臨床上出現神經系統症狀。這種神經病變的基礎是脫髓鞘改變,常見於脊髓的後側束,也可侵犯周圍神經和腦實質,後者常表現為痴呆和精神症狀。

臨床表現

巨幼貧多為慢性進行性貧血,少數人可有急性發病,部分病人常伴有輕度的黃膽,常見的消化道症狀是噁心、食慾不振、舌炎、舌刺痛、發紅、乳突萎縮、光滑(俗稱牛肉舌)以及腹瀉等。維生素B12缺乏時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四肢麻木、感覺異常、共濟失調,亦可有括約肌功能紊亂、反射減低或亢進、位置感減弱、精神障礙等。這些症狀可以發生在貧血出現以前,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

診斷

巨幼貧的診斷是根據病史、臨床表現、血象呈大細胞性貧血 (MCV>100μm3),粒細胞中性分葉超過5葉以上,同時伴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應考慮有巨幼貧的可能,如果作骨髓穿刺塗片檢查,發現骨髓細胞有巨型改變就可以確診。但還要進一步測定血清葉酸及維生素B12的水平、紅細胞葉酸水平,以及脫氧尿嘧啶核苷酸(du)抑制試驗來鑑別是葉酸還是維生素B12缺乏。若考慮維生素B12缺乏,還可以進一步做維生素B12吸收試驗(希林氏試驗)用以鑑別是內因子缺乏或腸道吸收障礙所致。對於一些可能有器質性病變的病人,都應作相應的實驗室檢查,以明確致病原因。

在鑑別診斷方面,有全血細胞減少者需與再生障礙性貧血鑑別,伴有黃疸者需與溶血性貧血鑑別,骨髓中的巨型改變需與紅血病或紅白血病鑑別。還需注意營養性巨幼貧是否合併有缺鐵性貧血,因兩種貧血常互相掩蓋而表現不典型。

治療

治療原則是補充葉酸或維生素B12,同時治療造成缺乏的基礎疾病,增加營養,給予營養知識的教育。對葉酸缺乏的病人,在貧血糾正後一般不需要用維持治療。對惡性貧血病人、全胃切除者均應終身補充維生素B12。有神經系統侵犯的病人應用維生素B12的劑量要大。神經症狀在治療後恢復較慢或不恢復。

用葉酸或維生素B12治療後,若貧血仍不改善,要考慮是否同時有缺鐵的情況,應同時給予鐵劑治療。

嚴重的巨幼貧病人開始治療階段,血清鉀會有下降,要及時補充鉀鹽,對老年患者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以免發生意外。

參考文章

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的中醫辨證要點是什麼內科老年人如何預防葉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性貧血?內科巨幼細胞性貧血有哪些血液學的臨床表現?內科中醫對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是怎樣進行辨證治療的?內科西醫如何治療巨幼細胞性貧血?內科怎樣才知道自己得了巨幼細胞性貧血呢?內科巨幼細胞性貧血有哪些常見併發症?內科從中醫的角度上講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病因是什麼?內科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特點是什麼?內科中醫對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是怎樣進行辨證治療的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