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

[拼音]:shiwangmo tuoli

[英文]:retinal detachment

視網膜內9層與色素上皮層之間的分離,而非視網膜與脈絡膜的分離,與高度近視、眼外傷、視網膜脈絡膜炎等有關。

視網膜是大腦向外延伸的視覺末梢組織。胚胎髮育時,視杯的外層分化為色素上皮層。視杯內層分化為神經視網膜的其他9層。正常時,色素上皮細胞的突起裹住視網膜感光細胞的外節,並有粘多糖物質將兩層緊密地貼合,但其間有潛在間隙,視網膜得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當神經視網膜與色素上皮之間進入液體或視網膜內層受到來自玻璃體方面的牽拉,而與色素上皮層不能緊密地貼合而被分開時,即發生視網膜脫離。一旦發生視網膜脫離,感光細胞層的營養受到損害,若不及時復位,視網膜將發生萎縮、變性以致視力障礙不可恢復。視網膜脫離多為孔源性,亦有繼發於脈絡膜或視網膜血管的滲出,或來自玻璃體或視網膜前的牽拉。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多見於中年或老年人,男性患者較多,可雙眼先後發病,左右眼發病率無明顯差別,雙眼罹病率約15%,多數患者為近視眼。

病因

發病的關鍵是視網膜裂孔,尤其是馬蹄形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周邊部格子樣和囊樣變性,玻璃體液化、萎縮和收縮引起玻璃體後脫離。這些改變又與年齡、遺傳、近視、外傷、炎症等有關。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取決於:視網膜裂孔;液化的玻璃體自由進裂孔內;有一足夠拉力使視網膜與色素上皮分開,液體自視網膜前傳至視網膜下間隙。多數視網膜脫離於幾小時內發生,亦有經數年之久者。

臨床表現

常先有閃光亮點與黑影飄浮等玻璃體脫離的症狀,以後視網膜發生脫離。相應視野中出現黑幕狀暗影,隨著視網膜脫離的發展而擴大。亦有病人直到黃斑受累時因中心視力下降才有自覺症狀。眼底鏡可見脫離區的視網膜呈灰色或青灰色,隆起而有起伏波浪狀,當眼球運動時微現震顫。隆起度高而範圍廣者可遮蔽視盤。仔細檢查可找到視網膜裂孔,因孔內呈現紅色與孔緣外灰色的視網膜成鮮明對比,孔緣易於辨識。裂孔多見於顳上側,次為顳下側,鼻側者較少見。鋸齒緣部的裂孔多位於顳下或下側,裂孔也可發生於黃斑區或尚未脫離的視網膜,大小及數目不等。巨大裂孔可數倍於視盤直徑,微小裂孔可小於視盤上大血管的直徑。裂孔的形態各異,常見圓形和馬蹄形裂孔,也有條紋狀、鋸齒緣離斷和不規則形者。視網膜脫離眼的眼壓偏低。脫離範圍廣、時間久,眼壓愈低。偶有眼壓偏高的病例。脫離久的視網膜後面可見白色沉著小點、白色線條或於不脫離視網膜分界處有色素上皮增殖的劃線。

病程、預後和治療

本病進展快慢不一。自然痊癒者極少,若無手術封閉裂孔,終將引起視網膜全脫離,玻璃體混濁也漸加重,導致虹膜睫狀體炎,瞳孔閉鎖,併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或眼球萎縮。周邊部脫離經治療後預後較好,黃斑受累在2~3個月以上者,視力恢復較差。約90%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能一次手術成功復位,另有6%的病例可在再次手術後復位。即使脫離已數月的視網膜,中心凹以外的功能可以恢復較多。手術治療的關鍵是尋找與封閉全部裂孔。檢查眼底時必須充分散瞳,從周邊到後極部,不遺漏眼底任何部分,耐心細緻搜查裂孔及記錄所有病變。脫離的視網膜有時隆起度很高,將裂孔遮蔽,可改變病人體位或雙眼遮蓋臥床數日後再作檢查。雙目立體間接檢眼鏡聯合鞏膜頂壓可提高裂孔發現率。手術方法較多但原則相同:

(1)用冷凝、電凝透熱或光凝裂孔,使孔周受刺激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產生脈絡膜視網膜瘢痕;

(2)鞏膜縮短,鞏膜褶疊、鞏膜層間填充及環扎術等,使脈絡膜接近視網膜裂孔和減少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拉;

(3)放出視網膜下積液。手術應在雙目立體間接檢眼鏡直視下進行。冷凝與鞏膜外加壓手術安全易行。若視網膜下積液不多亦可不放液。矽膠條帶和 /或海綿作為加壓材料十分可靠。若裂孔之外尚有玻璃體牽拉,妨礙裂孔封閉時,用鞏膜外加壓及環扎術,或行玻璃體切割以鬆解牽拉。長期視網膜脫離合並視網膜前神經膠質或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增殖,在視網膜上形成固定的皺摺是視網膜手術復位的障礙。長期脫離的視網膜多有大囊形成及退行性變,即使手術成功視網膜解剖復位,其功能恢復仍受限制。因此,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應儘早手術治療。又因雙眼可發病,一眼手術後對另一眼也需仔細檢查,若有裂孔發現,應予以封閉。尚未脫離的視網膜裂孔可用鐳射或電凝封閉。視網膜脫離手術的併發症包括感染、褶嵴外露、瞼下垂、眼外肌不平衡、脈絡膜脫離、黃斑皺縮和大量視網膜前增殖。

非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之間因滲出性液體、炎症反應或佔位性病變而分離,即產生非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其特點為無視網膜裂孔、視網膜下漿液易移動,視網膜隆起表面平滑,無波紋狀,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或脈絡膜疾病,包括炎症、腫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嚴重高血壓、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慢性腎炎。雖然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常與玻璃體牽拉有關,單純牽拉而無視網膜裂孔者亦有發生,多見於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也可發生於視網膜血管病所致眼底出血而有增殖性玻璃體牽拉的眼底。發生非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後首先應找病因進行鍼對性治療。因牽拉所致者則需手術解除或緩解,如作鞏膜縮短、環扎術或玻璃體切割術。

參考文章

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如何治療?眼科影響視網膜脫離手術後視功能恢復的因素有哪些?眼科視網膜脫離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眼科玻璃體切割術適用於哪些視網膜脫離?眼科視網膜脫離術後如何觀察和治療?眼科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性視網膜脫離如何治療?眼科視網膜脫離應如何治療?眼科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有哪些臨床表現?眼科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病機制是什麼?眼科視網膜脫離如何分類?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