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孔子》優秀教學反思

《至聖先師孔子》優秀教學反思

  新課程理念下的品德課程是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目標主要是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活動來實現,教師必須在活動的有效性、實效性下功夫,不能為活動而活動。教師角色的轉變也是新課程改革顯著特徵之一,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在指導作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是學生感悟、體驗、探究的“航標”,活動必須注意“四性”:目的性、過程性、針對性和開放性。只有教師對每一個活動有效的指導,目的明確,我們的學生經歷的學習過程就深刻、清晰、明瞭,所感悟、體驗、探究情感也就十分真實,體驗、感悟出的情感必會由心而發。

  在這次學校組織的賽課活動中,本人做了一個新的嘗試,選上五年級思品與社會課,頭天傍晚抽籤,第二天上課,在這麼簡短的時間內,既要備課,製作課件,又要讓學生能有所準備,難度挺大的。我抽到的是偉大的先人這一課,這一課要了解偉大的先人孔子、司馬遷等,教學容量大,在備課時,我定格在認識孔子上,並精心地設計了各個教學環節,也考慮到了學生的活動。

  本人自認為本次教學活動較為成功之處:

  1、理解領會了新課程理念下的品德課程是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目標主要是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活動來實現。能以學生活動為主。

  2、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層次清晰。根據教材給予的資訊,結合學生收集調查的資料,有針對性和重點地瞭解孔子,瞭解他的`思想和事蹟,學習他的精神,開展了比較實在的教育教學活動。我透過學生收集有關孔子的事蹟和成就,全班進行反饋交流,讓學生初步感受孔子對我國及世界的影響和作用,其次組織學生就教材中重點介紹的孔子生平事蹟,開展有效地深入挖掘,在全班進行交流、展示、彙報,讓學生們透過兩位歷史人物的點滴事蹟和成就,學習他們的精神,感受他們的思想。

  3、把握思品課的教學模式,上出思品課的味道。認識孔子這樣的歷史人物,這樣的課要上好,上精彩確實有難度,尤其是對我這個初次涉足思品領域的初學者來說,更是難上加難。記得在上課前,我請教了不少教思品的優秀老師,他們都提醒我說:思品課與語文課有相似之處,要把握好,別把思品上成了語文。我非常感謝這些老師對我的指導,使我能較好地思品課的教學模式,上出思品課的味道。

  當然,在這堂課中,我也清楚地認識到許多不足:

  1、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足。品德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品德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它是增強課程的適應性、實現課程整體最佳化的有效途徑。如果教師深入教學目標,把學生熟悉的教學資源用足、用深、用廣,資訊量全面,相信學生一定有話可說,有感而發。在開發、利用、拓展課程資源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以學生生活為起點,透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習效果不斷提升,使品德課程成為最有魅力的課程,我們的孩子們能從中積極地參與體驗、快樂地參與探究,並內化“如何去做人”、“如何去適應社會”的意願和良好的實際行動。

  2、學生的主體活動偏少。要上好這堂課,學生的課前準備,查閱掌握各種相關的資料是前提。然而以這種形式上課,學生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做課前的準備,為了讓學生能瞭解孔子,我只能自己準備大量的文字、圖片、影片等資料,因此也導致了課堂上,我介紹資料多,而學生的活動少。另外在教學節奏沒把握好,使學生在收集、交流、體會、感悟孔子格言的活動時間少,沒有達到明理導行。

  透過對這節課的教學,使我再次體會到,《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一定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突出其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生成性。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應逐漸樹立新的課程觀,在實際教學中,靈活處理教材,做到既依據教材,同時又超越教材。教材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個話題,只是學習的一個借鑑。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呈現有意義的、快樂的課堂教學內容,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努力實踐新課標的新理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