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計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計劃1

  按照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的要求,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型升級”的總體目標和我局20xx年中心工作,人社局黨委為突出重點,開拓創新,全面落實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切實提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加強對決策行為的監管

  1.建立依法行政組織領導機構。針對機構合併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調整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一把手局長總負責,分管局長和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工作小組每月召開依法行政工作例會,研究交流依法行政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各負其責的工作網路。

  2.加強學習依法行政各項制度。加強學習《行政決策程式制度》、《重大行政決策專家諮詢制度》、《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行政決策聽證制度》、《重大行政決策徵求意見制度》、《重大行政決策集體決定製度》、《重大行政決策實施情況後評價制度》和《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規範行政決策行為,用制度實現對行政權力的制約,規範行政行為,確保各項行政決策行為民主、依法、科學。

  3.完善規範性檔案發文程式和備案制度。結合省、市的具體要求,做好規範性檔案的稽核備案工作。制定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群眾切身利益以及影響企業權利義務的公共政策,要落實重大事項聽證制度,重視做好局規範性檔案制定前的合理性、可行性調研和論證工作,嚴格執行規範性檔案合法性稽核制度,向社會發佈施行的檔案釋出前需經局法制部門合法性稽核。

  二、加強執法隊伍的自身建設,注重對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監管

  1.深化法制學習教育。遵守學法制度,局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學法、守法,帶頭依法行政,局黨委要加強對法制學習教育的領導,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制定學習培訓工作計劃,落實學習培訓工作措施,確保局領導班子每年專題研討依法行政、法治建設不少於2次。要積極採取靈活多樣的學法形式,透過組織法律、法規專家講座,參加上級主管部門法制培訓,新聞媒體報道等多種途徑擴大普法宣傳面,確保全域性工作人員每年學法不少於15天。

  2.突出對執法隊伍的管理。對新進行政執法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執法資格准入制度,一方面要加強對其的培訓考核;另一方面要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素養、專業知識、實踐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和考試,努力提高他們的執法水平,規範執法行為。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計劃2

  (一)就業工作

  (1)建立重點建設專案和重要政策就業聯動機制。以就業質量,提升就業率為目標,建立重點建設專案與就業工作同步機制。將公共就業服務貫穿重點建設專案始終,定期對接重點建設專案勞動用工、職業培訓、創業貸款、優惠政策等需求,充分發揮重點專案建設拉動就業工作作用。

  (2)進一步完善失業預警制度和失業應急預案,增加失業監測點,堅持一手抓擴大就業,一手抓調控失業,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失業問題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3)持續抓好創業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服務功能,實現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用好創業扶持資金,不折不扣的落實培訓、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崗位開發補貼等政策。

  (4)強化基層平臺規範化建設,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所(站)軟硬體設施,加強人員隊伍業務技能培訓,積極打造數字化就業社群。積極建立創業型鄉鎮(社群)工作,營造全民創業濃厚氛圍。

  (二)人才工作

  (1)加大人才工作宣傳力度,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利用人才資訊網、市報、德州人才網、德州新聞網、《德州日報》、《德州晚報》、《齊魯晚報》等媒體,抓好人才宣傳工作。搭建人才交流平臺,

  (2)適應新要求,不斷提高事業單位招考工作的社會滿意度。20xx年,我省事業單位招考已經實現統一筆試,由於客觀原因,我市沒參加20xx年的統考。不出意外,我市將會參加20xx年的統考,我們將學習好省裡的相關政策,參考兄弟縣市的成功經驗,做到讓考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

  (三)社會保險

  (1)20xx年度繼續加強各項保險基金徵繳工作,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實施各項保險擴面徵繳措施,爭取超額完成20xx年德州下達的各項社會保險任務。

  (2)繼續做好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退休人員待遇的社會化發放工作,保證按時、足額的發放到位。做好社會保險個人賬戶、社保基金的維護、執行工作。繼續按時、準確地完成好社會保險統計報表工作。

  外貿進出口及利用外資,力爭超額完成20xx年XX市分配任務目標。

  一是多措並舉,全力助推外貿穩定發展。深度挖潛星光、金麒麟、泰山、國強等重點企業,引導擴大進出口規模;持續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引導企業利用第三方網路平臺,鼓勵企業積極與一達通、新華錦等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合作;培育潛力出口企業,重點跟進歐瑞爾新能源生產許可證的'辦理進度,跟進龐大調味異地報關回流進度,跟進威格爾融資進展情況;發展新型貿易業態,積極引導外貿企業試水跨境電商,培育本地外貿綜合服務企業。

  二是突出重點,做好利用外資工作。充分發揮對韓招商辦公室的作用,積極走出去,爭取獲得更多的專案線索;做好現有線索的幫扶工作,加強現有外資線索的跟進、幫扶、服務,力促專案早簽約、早開工、早投產。

  三是強化責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走出去、請進來,藉助京津冀一體化機遇,獲得更多專案線索;加快重大專案推進力度,著力推進裕羅目的建設進度,做好4萬噸聚安酯及其他精細化學品專案、30萬噸煅燒石油焦等專案的後續服務工作。

  四是立足職能,全面開展電子商務工作。加快特色產品展示展銷中線的籌建,加快與各企業的對接,確定裝修設計方案及第三方運營公司,全力推動中心籌建;引導各鄉鎮(街道)實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工程,加快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步伐;積極申報,爭取丁塢鎮前何廟村“淘寶村”“實至名歸”;推進傳統企業轉型,引導培育傳統企業成立獨立法人企業。

  (一)發揮創新平臺支撐作用。一是加強對現有創新平臺的指導和管理,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科研攻關,現有研發平臺要達到研發人員、工作場所、儀器裝置、專利成果、合作院校“五有”標準;二是對具備條件的企業研發平臺積極推薦申報省、市級創新平臺;三是推廣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這一協同創新模式,在現有5家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基礎上,計劃再建2-3家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四是依託省紅棗食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啟動科技企業(健康食品)孵化器,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二)著力提升科技合作水平。一是緊盯京津精準對接。2016年瞄準京津人才、科技資源,重點加強與中國農業機械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院校的人才、技術對接。爭取新引進高校院所來我市設立分支機構2家。二是提升科技合作層次。注重由普通院校向重點大院大所,由一般專家向院士、行業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由國內向國外延伸,爭取在智慧裝備製造、食品深加工等領域引進一批國際前沿技術和高階科技人才。三是確保科技合作成效。進一步鞏固與江南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省食品發酵研究院等院校合作成果,加快推進合作事項落實。建立科技合作激勵機制,對積極開展科技合作並取得顯著成效的企業,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省科技計劃專案和創新平臺。

  (三)強力推動智慧財產權戰略。以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市建設為抓手,按照穩步增加數量,大幅提高質量、著力促進轉化的要求,大力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和成果提升工程。一是堅持深入企業宣傳和請專家指導並舉,就企業需求開展面對面服務,提升企業智慧財產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能力,促進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二是啟動濟南泉城專利事務所運營中心,實行市場化運作,為全市企業提供專利申請、專利轉讓、專利保護、專利資訊利用、專利戰略研究、專利質押融資等高質量的智慧財產權服務。三是謀劃設立專利申請補助、專利專案實施資助、專利管理與保護的市級專利發展專項資金,激發全市專利申請和專利應用的積極性,提高全市原創性自主智慧財產權擁有量。

  (四)著力提升科技服務質量。一是繼續開展結對幫扶企業活動。堅持政策引導、典型帶動,優選目標企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透過人才、技術、資本注入,助推科技型大企業做強,小微企業做大。重點推薦申報省、市高新技術企業4家。全力幫扶思代爾農機裝備專案建設,培育華星電子、匯海電子2家小微企業快速成長。二是推進科金產融合創新。會同金融部門做好高新技術專案的金融扶持工作,爭取設立規模1億元的科技創新引導基金1支,成立科技支行1家,啟動智慧財產權工作,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條件。三是落實科技體制改革政策。加強科技體制改革政策宣傳力度,引導落實好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轉讓所得稅減免、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等優惠政策,確保各項獎勵政策兌現到位。四是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圍繞打造一支素質過硬、團結和諧的幹部隊伍,進一步加強對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的學習研究,吃透上情、摸準下情、把握外情,當好推進科技創新的明白人;牢固樹立法治觀念,依法行政,按章辦事,當好學法知法守法的規矩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抓班子帶隊伍,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當好廉潔勤政的清白人。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計劃3

  為了進一步做好我局20xx年度政務公開工作,按照工作目標,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政務網站有效平臺作用,狠抓落實,切實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工作,打造陽光人社。現將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推進政務公開,重點實現政務公開工作標準化,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及公共服務體系,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創新公開形式,深化公開平臺建設,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二、工作目標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由局黨組統一領導、紀檢組監督檢查、辦公室組織協調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確定專人負責日常政務公開工作,為深化政務公開提供組織保證。

  二是強化制度建設。要嚴格按照政務公開的有關規定和實施辦法來開展政務公開工作,用制度來規範和促進政務公開工作,建立健全政務公開評議、考核、"中華勵志網"監督激勵機制,進一步增強政務公開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確保政務工作有序開展。

  三是廣泛開展宣傳。積極做好《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的宣傳工作,讓群眾更多地瞭解有關內容,維護自身的權益。完成《政府資訊公開目錄》和《政府資訊公開指南》的校核工作,整理儲存好相關資訊的電子文稿,為下一步建立網上政府資訊查詢系統做好準備。

  二、工作措施

  一是要進一步規範公開內容。要把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作為公開的切入點,凡是涉及審批關鍵環節,以及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物,都要列入公開內容。要從內容和形式上重點加以深化,比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和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指標等均在××人力資源網上進行公開。

  二是要進一步規範公開時間。要根據公開內容的實效,分常年、定期和隨時公開。做到“常務”長期公開,“要務”定期公開,“急務”即時公開。即要把領導分工、職能職責、人員編制、辦事許可權、辦事程式、辦事時限、以及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等情況長期公開;對工作目標進展、專項工作、人力資源任免等情況及時公開;為方便群眾辦事和便於接受群眾監督,本局所有工作人員將實行掛牌上崗。

  三是要進一步規範公開程式。凡是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專案安排和大額度的資金使用等情況,要經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是否公開。

  四是進一步規範公開形式。各科室(中心)繼續採取公開欄、"中華勵誌網"網際網路、職責牌、熱線電話等方式進行公開,還可採取召開座談會、新聞釋出會等方式,以達到最大限度的公開。

  五是進一步豐富公開載體。在藝術廣場、油田文化宮附近建設兩塊政務資訊大屏,廣泛宣傳人社政策資訊,進一步拓寬公開渠道。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計劃4

  下半年,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總體的工作原則是全面落實省、市工作會議要求,以兩資改革為引領、以兩大體系建設為軸線、以人才保障為支撐、以勞資和諧為基礎、以提升效能為保障,全力推動人社工作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以深化兩資改革為契機,凸顯引領全域性示範效應。

  一是全方位推進改革。積極爭取部省支援,組織淮海經濟區深化兩資改革研討會,邀請部省領導以及業內專家和知名社會組織代表參加,共同探索在國家推進職業資格改革新形勢下,深化兩資改革方向和路徑。建立起與部省領導和相關專家的溝通渠道,搭建專業理論研究團隊,圍繞兩資專案集中、具體執行管理標準、事中事後監管等課題深化探索,進一步增強我市改革的理論厚度和高度,擴大改革影響力。

  二是提升縣區改革參與度。市縣區的所有培訓考試資源必須全部向考鑑中心集中,各縣區要利用考鑑中心平臺集聚的優勢資源,主動與ata和華星等社會組織合作,提升考務服務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深化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和職業培訓包開發等專案,實現改革效應在基層延伸。

  三是建好資訊化執行監管平臺。借鑑部裡建設監管平臺的設計理念和規範,站在國家的高度,開發我市兩資專案下放實施監管資訊化平臺,將主管部門和社會機構有機融入,完善事中監管和事後評估功能,提升監管效率和水平,實現監管平臺的功能效應引領全國。

  二、以推動大眾創業為抓手,實現帶動就業穩中求進。

  一是培育特色創業載體。研究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找準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突破口,啟動返鄉農民創業示範園建設,培育特色“創業聯盟”,打造創新創業集聚品牌,積極籌備10月份全省創業示範現場會,推動我市的創業工作引領全省、全國。高標準建設網路創業孵化基地,推廣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廠等新型孵化模式,營造優質的創業環境,培育更多的創客、創將、創業明星。

  二是創新服務企業措施。立足“全覆蓋、精準化、個性化”,深入開展“四比四看”活動,即比幫辦服務能力,看掛鉤企業發展;比交辦事項落實,看解決問題成效;比服務發展水平,看實事辦理效果;比企業認可程度,看公開評議結果。進一步落實好服務企業穩崗穩員措施,繼續深化“送政策、送培訓、送服務、送和諧”的“四送”活動,深入企業調研,為企業提供個性化、“一對一”的人社服務“產品”。

  三是健全就業政策體系。落實部、省精神,出臺我市《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以務實管用的政策進一步深化就業創業工作。制定出臺《宿遷市貫徹<江蘇省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宿遷市“1+x”創業培訓管理辦法》,提升創業培訓質量。

  三、以服務轉型升級為重點,壯大各類人才隊伍總量。

  一是強化技能人才儲備。開展“百城技能振興專項活動”,大力實施勞動預備制培訓、新城長勞動力就業前培訓、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建立覆蓋全體勞動者的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實現勞動者無技能就業“動態清零”。

  二是加強人才服務保障。進一步最佳化“英才計劃”服務視窗功能,整合相關部門的人才公寓、入學就醫、獎勵資金補貼等人才服務,實現集中受理和兌現辦理,採用“一窗接件、並聯服務、集中反饋、統一建檔”的方式,為各類人才提供“一站式、全程式、保姆式”服務。

  三是突破高層人才瓶頸。搶抓省策應扶持蘇北發展機遇,積極對接省引進高層次緊缺外國專家、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海外高層次人才赴蘇北考察交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實現高層次人才引進的突破。繼續落實在住房保障、子女就業、創業資金扶持等方面優惠政策,形成引才留才的良好環境。

  四、以小康達標驗收為目標,提升社會保障工作水平。

  一是強化基金擴面徵繳。把實現小康目標作為頭等大事,落實社保基數調整等新政策,繼續強化擴面徵繳“幸福行動”,擠幹水份,做實參保,進一步提升覆蓋率指標。下半年,小康指標的監測要每月通報,各縣區也要抽調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確保明年初順利透過小康建立達標驗收。

  二是推進政府購買服務。近期組織相關人員赴洛陽學習調研社保服務的“洛陽模式”,在汲取先進做法的基礎上,結合借鑑我市大病保險購買服務的經驗,除基金管理等核心業務以外的經辦服務事項,探索透過購買服務方式推向市場,讓專業社會機構來承接實施。加快“金保工程”二期建設,完善經辦服務網路、拓展社會保障卡應用,以資訊化支撐經辦服務延伸和下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