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德性德行動態邏輯關係中的心理體認論文

規範德性德行動態邏輯關係中的心理體認論文

  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持續下滑,表明學校體育在很多地方和學校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育部關於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一小時的意見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還沒有很好的落到實處,學校體育課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還僅僅流於形式,原本能帶給孩子愉悅和快樂的體育,乏味無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社會的,有家庭的,也有學生本身的,但學校體育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1、調研點校及物件

  原國家教委等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研結果和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意見》精神,要求每5年對中國青少年學生進行一次體質健康監測工作。2010年固原市對學生體質健康抽樣調研監測工作,分別在固原回中、固原二中、三營一中、三營一小等十所中、小學7—18週歲的在校學生中進行,分回漢、男女、城鄉在校學生共4800人的檢測量。

  2、學生體質健康現狀

  固原市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工作按照《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手冊》的要求,從抽樣學生的身體形態、健康狀況和身體素質三個方面的身高體重、內科、視力、50米、立定跳遠等26個單項逐一檢測。

  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結果再次顯示,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呈下滑趨勢,特別是中、小學生的力量、耐力、柔韌素質及肺活量等指標仍然持續下降,超重和肥胖學生的比例仍在增加,尤其是學生視力不良檢測率居高不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28、2%,初中學生視力不良率為53、18%,高中學生視力不良率為83、79%,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女生視力不良率高於男生,城市學生視力不良率高於農村。

  3、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造成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青少年學生的生活方式也隨之變化,學生將大量的時間用於完成作業、玩電子遊戲、瀏覽網際網路、看電視等活動,而運動時間明顯減少。學生升學壓力加大、精神緊張、睡眠不足、營養過剩、體育鍛煉不夠,被認為是造成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學校、家庭重智輕體的觀念是導致學生體育鍛煉不夠,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

  一是部分學校和領導“健康第一”的思想淡薄,只重視與升學考試相關知識學科的傳授,忽視對學生全面的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時間被擠佔和挪用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得不到保證。一些學校和領導認為學生體育鍛煉是一項軟任務。學生少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不會對學生身體健康產生太大影響,升學率才是學校的生命線;一些學校和體育教師因擔心學生安全問題而不敢開展有效的體育活動。二是些家長對學生的健康重視不夠,寧願不惜血本開發孩子的智力,但對增強孩子的體質上舍不得花錢花時,認為學生上一所好學校是最重要的。

  4、改善學生體質健康不良現狀的有效措施

  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遏制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持續下降,是深化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針對當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方面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學校體育教學要圍繞一個理念、確立二大機制、搭建三個平臺、抓好四個結合。

  圍繞一個理念。就是要牢牢樹立“健康第一”這一基本理念,把學生的健康擺在學校教育的重要位置。

  確立二大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強制健身機制,促使學生參加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而不是學生願意參加就參加不願參加就不參加;二是指導學生制定健身計劃,參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建立定期測評制度。制度在完善中規範,在繼承中創新。

  搭建三個平臺。一是搭建教師培訓平臺。體育教師是學生科學、合理的參與體育活動的.指導者、領路人,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主動性;二是搭建環境平臺。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器材健身的多功能和體育牆畫、標語、黑板報的激勵作用,營造良好的健身環境;三是搭建傳統優勢平臺。選擇學校便於開展、學生樂於接受的傳統體育運動專案,組建班級、學校運動隊長期開展活動,培養體育骨幹,帶動全體學生參與體育活動。

  抓好四個結合。一是把《體健育與健康》課程改革與“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結合起來。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求實。既要反對過分追求運動技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嚴格按競技化的模式,成人化的招法進行學於練。又要防止技能教學過分隨意化,一味的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體驗和感受,缺乏有效地引導;二是把大課間活動與“2+1”工程結合起來,為學生掌握兩項運動技能留有選擇的餘地和學練的時空;三是把班級俱樂部活動與學校運動會結合起來,定期開展年級、學校體育運動競賽活動,營造良好的健身氛圍;四是把確保學生每天體育活動一小時與學校考核評估結合起來。制度化、經常化,常抓不懈,扭轉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心理體認和代價補償是兩個不同的理論,但是在整個規範、德性、德行動態體系中,二者都擔負了重要的責任。前者可以有效促進主體向善的德性建構,後者為主體優良德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精神激勵。我們有必要在這裡對二者進行深入的分析。

  5、規範—德性—德行動態邏輯關係中的“心理體認”

  一位沒有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長者在告訴我做人道理時,經常說這樣一句話:“做人要懂得打顛倒”。“打顛倒”是當地的一句土話,意思是說什麼時候都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想問題,就是我們在心理學上說得移情或換位思考,其實這裡的“打顛倒”就是心理體認的一種表現形式。

  所謂心理體認,即個體自覺規範道德行為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礎,是一種以體驗為核心的認知、認同、情感體驗、實踐體悟的知情合一的心理上多種水平的有機整合;是個體心理在德育中進行的、動態的逐步完成的動態體驗,真切感悟的能動過程;是一種個體對社會規範的認識與情感的一致、思想與行為的趨同、動機與行為的統一的複雜的心理現象。

  透過上述對心理體認的科學界定,我們認為心理體認包含了道德認知、規範認同、情感體驗和實踐體悟四個環節。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這四個方面的相互關係:第一,道德認知是先導,道德認知是主體向善德性形成和發展的先導和基礎,對道德行為具有定向的作用,只有深刻的道德認知,才能激起強烈的道德情感;明確了行動的目的、意義和要求,才會自覺地產生相應地道德行為。沒有認知這一基礎,情感、行為便失去了根基和存在的意義。第二,規範認同是中介,規範認同源於主體,對榜樣的仰慕或崇拜,源於對規範本身意義的認知,使社會規範的一系列要求或作用具體化為內在的認知與情感體驗,也是主體道德規範實踐的前提和啟動開關。規範認同賦予了個體採取行動的必要能量,只要認同了,即便是常人做不到的事也做的到,也唯有認同才能讓主體做出應該做的事,該事才更具價值意義。第三,情感體驗是核心,情感體驗對主體的道德認知,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形成具有強大的催化,激發作用和巨大的調節、支援、推動力量,是一種情感的溝通和接納。當主體對某一事物懷著強烈的情感體驗時,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驅使他對這一實踐採取贊成或反對、追求或拋棄、適應或改造的態度,進而還會成為一種堅定的行為,情感體驗的意義是主體從有機體同環境相適應過程中的生存需要滿足與否感受狀態中發展而來。因而,體驗的發生需要主體整個身心的投入。不僅僅是某個指定的心理要素,而是全部人格因素。第四,實踐體悟是關鍵,道德品質養成的關鍵就在於道德實踐,它能夠給主體新的經歷、新的感悟、新的心理體驗,從而引起內部矛盾衝突、知行結合獲得自我教育與發展,道德價值理解和道德能力等方面也不斷建構和提升。主體在特定的道德情景中有了情感體驗的基礎,對獲得的相關知識加以事實和價值的分析之後的內化,最終昇華為體悟這種價值理念。

  6、規範——德性——德行動態邏輯關係中的“德行代價補償”

  在生活實踐中,常常會有讓我們處於道德兩難的思考的事件發生。上海有一位女大學生乘坐公共汽車給一位孕婦讓座時,由於緊急剎車使她撞到了車內的前護欄上,造成了頸椎骨折,最終經搶救大學生雖然痊癒出院,但卻花去了1、5萬元的醫藥費並且一個多月不能上課,在這期間包括公交公司和那位孕婦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給予幫助,讓人心寒。我們經常可以在各種媒體上看到相關的報道,甚至我們的親戚朋友或者自己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我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位大學生是一位有著高尚德性並且行為優秀的社會個體。因為她的道德行為給她造成的種種傷害和帶來的各方面的損失就是她德行的一種代價,我們稱之為德行代價。

  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德行代價是必然存在的。任何道德主體履行義務、表現優良德行、塑造健康德行人格,往往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犧牲一定的合法利益和現實幸福。這正如康德所言:“德行的崇高往往以犧牲德行主體的現實幸福為代價。”

  既然我們要追求德性的崇高,是否我們就應該放任由高尚德性而表現出德行的主體的合法利益被作為德行代價而犧牲呢?顯然不是。主體的合法利益絕不是在被作為道德追求的代價而犧牲後,只是被人們被動地、麻木地接受、認可,而是要積極創造條件、自覺地予以這種代價補償,否則,這等於在追求道德的代價這個法則的壓迫下,用道德義務的神聖否定、剝奪德行主體合法利益的完整性、正當性,就等於用道德行為創造著一種社會正義的同時,又在創造一種社會不公正。

  全面履行道德義務,自覺完善道德人格是人們不可推卸的神聖使命,同時擁有完整的合法利益也是德行主體神聖不可剝奪的權利,兩方面不可偏廢,必需把他們統一結合起來。但是這種結合是困難的,德行代價的不可避免性使這兩方面不可能直接地無條件地兼顧和兩全。如何才能讓德行主體的代價儘可能的減少或者儘可能獲得多的補償呢?我們從努力提高民眾素質,建立全民化的德行社會方面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之所以強調要對德行主體的代價予以補償,之所以強調要建立和完善廣泛的補償機制和網路,是因為這樣做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第一,它是一個正義文明的理性社會的重要標誌,當德行主體的合法利益因德行而遭到損失時,社會如果不能以制度化形式予以補償的話,無疑是社會主義文明的一種缺憾。

  第二,它是主體德性得以形成的前提。主體向善德性除包括道德品性自身之外,還包括經濟品性、日常品性等更加廣泛的內容。若德行代價得不到補償,那麼德行主體除了有突出的道德品性之外,其德性的其他內容必然是不健全的。

  第三,它是激勵人們履行道德義務的動力機制。求利和求義永遠是主體無法逾越的兩種內在力量。但德行的代價性總是在阻礙著德行主體合法利益的實現,這就把德行推到義、利不可兼得的矛盾中。舍利取義則必然陷入現實的困頓中,必然要消耗甚至抵消德行主體的內在動力,這意味著在德行代價補償問題解決之前,德行主體不可能獲得充分的德行動力。

  第四,它對於社會關於人的觀念發生重大變化具有啟蒙作用。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形成了一種強調人的整體性而忽視人的個性的道德觀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呼籲完善關於人的觀念,既要重視人的集體性,同時要重視人的個體性。因此。強調以維護人的合法利益的完整性為根本宗旨的德行代價補償的問題無疑對社會關於人的觀念完成上述轉變具有促進作用。愛因斯坦也曾經指出:“我們這一時代的一大特徵就是科學研究碩果累累,科研成果在技術應用中取得巨大成功,大家都為此感到歡欣鼓舞。但我們切莫忘記,僅憑知識和技巧並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人類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的宣道士置於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

  參考文獻

  [1]楊國榮、道德系統中的德性[J]、中國社會科學、2000(3)、

  [2] 盧風、“誠”與“真”——論儒家之“誠”對當代真理論研究的啟示[J]、倫理學研究、2005(9)、

  [3] 胡緒陽、德性的概念與內涵[J]、倫理學、2006(8)、

  [4] 蘇虹、“心理體認”及其道德教育意義[J]、教育與心理、2004(12)、

  [5] 愛因斯坦談人生,海倫·杜卡斯,高志譯,世界知識出版社,1984年,61頁、持續下降的趨勢,提高學生健康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