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讀後感範文

《中國思想史》讀後感範文

  1895年,既在中國政治史上是重大的歷史轉折,也是中國思想史的巨大分野,是中國思想史發展脈絡陡然一變的開始之年。

  曾幾何時,日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都是作為“島國蝦夷”而存在的,它受到中華文明的浸潤和輻射,尤其是在中國上層政治人物和知識分子記憶中,對日本始終是無端鄙夷和居高臨下。即使中國遭到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的攻擊,門戶洞開,即使中國人已經注意到日本人“效仿西法”,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但中國人始終沒有把對日本的警惕提高到對西方警惕的高度上。

  直到1894年,一貫自居天朝上國的`清王朝無論在陸上還是在海上,都被島國蝦夷徹底擊敗了,天朝上國的尊嚴灑了一地。中國不得不割地賠款,簽訂城下之盟,無端鄙夷突然變成了痛徹心扉的憂鬱激憤和恥辱無奈,這深深地刺痛了所有中國人,時人發出了“以中國之全力受困東隅,國將何以為國”的嘆息。從知識分子到政府官員,從保守人士到洋務官僚,人們痛心疾首。“窮則變”,直到此時,在慘烈卻無奈的現實面前,中國人才徹底醒來,“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則甲午一役始也。”自強才真正成為朝野上下的一致觀念,成為社會輿論的核心問題。

  在自強成為社會共識的語境下,如何“自強”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對待異質文明的衝擊,當時人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是採取普遍主義態度,自動向西方靠攏,主動與西方的技術、文化和價值觀並軌,尋求與西方相同的工業化發展方向和追求實力生存法則,簡單說,就是全盤西化。一是採取民族主義態度,只有實現民族強大,才能在世界秩序內維護自身的獨立主權和主流文化。在當時的國難之下,中國人一方面急速向西轉,拋棄傳統舊學,轉向追求西洋新知,西方文化在中國空前擴散。另一方面民族危機也刺激起了中國人的民族憂患意識,顛覆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在這種思想背景下,近代中國人對西方和日本人懷有又愛又恨的矛盾態度。

  關於救亡和啟蒙的關係,學術界爭論了數十年,迄今尚無定論,這是個難以達成共識的論題。其實對這個問題的體會和討論從甲午以後就開始了,由於中國社會的複雜性,這個問題一直無解。當時的人只能邊走邊嘗試,摸著石頭過河,儘量在這二者之間尋求平衡。正當維新變法如火如荼地展開僅僅三年,一場政變打斷了探索的過程。

  迄今為止,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還是在協調自強與啟蒙的關係,還是在西方社會發展的軌道上迂迴前行。既要追趕西方工業化的步伐,又要儘量保持傳統文化的存續傳承。所以,從這意義上說,中國發展道路的探索始於甲午戰爭。這條道路將走向何方?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中國思想史》不僅告訴你歷史史實和歷史困境,還引導讀者對照歷史,反思現實,為現實困境求索解決之道。這樣就使書籍的生命力並不囿於過去,更在關照現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