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管理寓言:找一顆最大的麥穗

蘇格拉底的管理寓言:找一顆最大的麥穗

  三個關於蘇格拉底的寓言。讀完這三個故事,你會看到:在麥田裡找最大那顆麥穗的同時,你也找到了愛情、快樂和智慧。

  關於愛情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

  要不回頭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圖覺得很容易,

  充滿信心地出去,

  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

  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

  卻不知道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株,

  只好放棄。

  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

  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

  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那就是愛情!”

  關於快樂

  快樂到底在哪裡?

  一群學生在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請教:"老師,快樂到底在哪裡?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活動策劃

  這群學生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在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一條獨木船。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划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說,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它的時候突然來訪。

  關於智慧

  一個黃昏,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領著他的三個弟(和諧)子來到一片麥田前。

  “現在,你們到麥田裡去摘取一顆自己認為最飽滿的麥穗。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採摘了就不能再換。”

  三個弟(和諧)子欣然前行。活動策劃

  第一個弟(和諧)子沒走多遠,就看到一顆大麥穗,如獲至寶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發現前面的麥穗遠比手中的飽滿。他懊惱而歸。

  第二個弟(和諧)子吸取前者的教訓,每看到一個大麥穗時,他總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麥穗一定在前頭。麥田快走完時,兩手空空的弟(和諧)子情知不妙,想採一顆,卻又覺得最飽滿的已經錯過。他失望而歸。

  第三個弟(和諧)子很聰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識別怎樣的麥穗才是飽滿的麥穗,第二個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較判斷,在最後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裡他採摘了一顆最飽滿的麥穗。他自然滿意而歸。

  如果把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和諧)子歸類,那麼顯然第一個是屬於“先做了再說”之列。“先做了再說”,省略了思考過程,必然會導致行為的盲目性與無序性,其結果當然“懊惱而歸”。第二個當屬於“等等再說”之列。“等等再說”,總是在思索、觀望這個臺階上停滯不前,“只想未做”必定兩手空空,“失望而歸”。第三個弟(和諧)子則是“先想後做”。對事物有了充分的認識以及足夠的判斷之後,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當然能夠“滿意而歸”。

最近訪問